奶龙宝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野兽,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奶龙宝宝,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凌晨1:47分,残月被硝烟腌成锈红色,像枚嵌在铅灰色云层里的变质脏器,边角淌着浓稠的灰雾,那是燃烧弹炙烤下的建筑残骸,正以每分钟三百米的速度向高空爬升。

外围防线的枪声已不成体系,重机枪的点射与轻武器的连射错落地砸在结冰的路面。

夜空中,八架武装直升机突然从后方飞速驶过,在200米低空盘旋,螺旋桨气流卷着碎玻璃与广告牌残骸砸向地面。

机身下挂载的火箭巢正在倾泻火力,一枚S-8火箭弹精准命中商业中心顶楼的旋转餐厅,钢化玻璃如黑色雨燕群般倾巢而下。

机炮扫过街心公园,青铜雕像的头颅被掀飞,滚落在结冰的喷水池里,池底未融化的许愿币上,还粘着逃亡者踩掉的假睫毛。

炮击频率逐渐衰减,此刻已难辨感染者与己方部队的明确位置。

整个城市沦为战场,交火范围正从外延向中心蔓延。

前线部队在特殊型感染者投入后彻底失控,幸存平民正冲向港口那微弱的光亮。

渡口处,无数颤抖的双手托举着亲人向后方的岗哨声嘶力竭地哭喊。

“下一批船什么时候来呀?感染者已经冲进市中心了!”挤在最前排的中年男人突然转身,冲身后的人群嘶吼。他右肩还架着个七八岁的男孩,孩子冻得通红的小手正揪着他乱蓬蓬的头发,哭得没了声音。

“政府不会不管我们了吧,100多万条人命啊!”说话的是队伍中段拎着蓝布包袱的大妈,鬓角别着根生锈的银簪,那是老伴去年赶集时给她买的。

更远处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三个穿褪色夹克的民兵踉跄着从前线退了下来。

最前面的男人拎着支枪管凹陷的五六式步枪,衣服上沾满泥雪,左臂耷拉着,血从指缝里滴下来,在雪地上砸出暗红的斑点。

第二个人腰间的匕首不知何时丢了,只剩磨破的皮套拍打着大腿,迷彩裤膝盖处磨得发亮,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秋裤。

最后那个最年轻,顶多十八九岁,工装裤口袋里露出手雷木柄,跑得太急,鞋带松了也顾不上系,差点被自己绊倒时,骂骂咧咧地踹了脚路边的垃圾桶:“操他娘的!那些东西会爬墙!”

他们推搡着往港口冲时,人群才看清他们衣服上早已被泥雪糊住的臂章。

“区治安联防队”,字迹已经辨不清,只剩几道模糊的红线。

为首的民兵队长突然被石子绊得跪倒,步枪“当啷”砸在地上,他抬头时,人群看见他左脸有道新伤,从眉骨斜划到嘴角,血混着冰碴粘在胡茬上,眼神却像淬了冰的刀。

“前、前线……”灰绿色外套的学生蹲下身,指尖颤抖着拽住他夹克下摆,指腹触到硬邦邦的肌肉和干涸的血痂:“是不是真的……崩溃了。”

民兵队长借着力站起来,钢盔歪到后脑勺,露出半张结满盐霜的脸:

“顶不住了!那些玩意儿从商场顶楼往下跳,跟他妈下饺子似的!”

人群里有人抽了口凉气,他却顾不上,喉结重重砸向锁骨。

“老子在商业街亲眼见着三连的弟兄们用货架堵消防通道,二十来号人刚码起第三层,天花板上‘砰’地砸下个玩意儿。”

“那东西拿着把开山刀,攥着消防管道跟荡秋千似的,‘嗤啦’一声就把人肚皮划开了,肠子顺着楼梯往下滚!”

“打到后面,商业区全他妈是特感,周围的部队调过来的兵跟填河似的,不到半小时就没声了……人死的都数不清了!它们追着咱们咬,比饿了三天的野狗还疯!”

这话像扔进热油的水滴,人群瞬间炸开了锅,再也顾不得耐心等待轮船抵港,只想一心抢占到登船的有利位置。

穿白色羽绒服的母亲突然把两岁的女儿举过头顶,孩子的粉色棉鞋在推搡中飞了出去,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趾。她的羽绒服拉链早被扯坏,里面的玫红色秋衣沾满泥袖口磨得发亮,能看见里面露出的皮肤。

那是常年在菜市场剖鱼留下的刀疤。

“让让啊!给孩子条活路!”她的嗓子哑得像砂纸,却仍拼命把女儿往前送,仿佛举着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希望。

女儿的小辫子勾住了前面男人的背包带,疼得直哭,她却顾不上哄,指甲深深掐进孩子的腋下,直到看见警戒线的盾牌边缘才松了口气。

穿灰呢子大衣的老太太挤到前排的,她突然跪倒,将结婚证拍在警察盾牌上,烫金封面沾满雪水:“我们结婚四十年,老头子走不动了!让他先上船啊!”她的老伴坐在轮椅上,脖子歪向一侧,不知是昏迷还是装死。

结婚证第二页贴着两张泛黄的照片:左边是1965年结婚时,老伴穿军装戴大檐帽,她梳着齐耳短发别着红头绳;右边是去年社区拍的金婚照,两人坐在轮椅上,身后是贴满奖状的白墙。

警察则是挥舞着警棍,连连喝斥:“后退,全部后退,船还没到,急什么?”

警戒线的死角处,穿电焊工制服的男孩正把银项链往女孩手里塞,链子在路灯下泛着冷光,吊坠是朵歪扭的小雏菊,他在五金厂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用加班费换的。

男孩把项链擦得发亮:“戴着,等咱们到了安全区,我再给你买金的。”

女孩穿着起球的灰色卫衣,胸前印着褪色的“职业技术学院”字样,那是她考上大专那年买的。

“这个也很好了。”她把自己的身份证塞进男孩口袋,“别忘了我身份证上的地址,”她勾住男孩的小拇指,笑得比哭还难看,“要是我被咬了,你就拿这证去烧给我,省得我变成怪物了还找不到回家的路。”

武警的防暴盾牌在混乱的人流中几乎被撞成碎片,资深武警吴志勇用后背顶住摇摇欲坠的防暴盾牌,盾牌中央凹进去一大块,是半小时前被个汉子用钢筋砸的。

“都稳住!船还有十分钟就到!”他的嗓子哑得像破风箱,左手悄悄摸向腰,那里别着把92式手枪,一旦情况失控,那将不得不开枪。

年轻警察胡从明又被撞得踉跄半步,盾牌差点脱手,他看见穿呢子大衣的老太太正用冻僵的手擦老伴嘴角的涎水,老人歪在轮椅上,后颈的暗紫色瘀痕比刚才更深了,像是被人踹的。

胡从明突然想起自己的爷爷,临终前也是这样歪着头,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响声,他咬了咬牙,趁吴志勇不注意,悄悄把盾牌往老太太方向挪了五厘米,鞋子却在冰面上打滑,差点摔个屁股蹲。

雾角声中,\"岛礁号\"的轮廓在所有人的视野中逐渐清晰。

这艘1993年由汉堡船厂建造的货轮,船体锈红得像块风干的腊肉,锚链上缠绕的海藻早已冻成黑色硬壳,随船身晃动时簌簌掉落。

船头\"dEUtSchLANd\"的德文铭牌被喷上歪扭的中文\"岛礁号\",油漆顺着铁锈流淌,形成一道道暗红的泪痕。原本用于固定重型机械的钢索网如今挂着5个救生筏。

驾驶室里,船长刘刚的手掌按在1990年代的木质舵轮上,木纹里嵌着陈年的咖啡渍。他望着舷窗外蠕动的人群,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首航时,货轮满载着小麦驶离汉堡港,阳光洒在金黄的麦堆上,像铺了一层流动的蜂蜜。

\"船长,左舷距离码头20米。\"大副的声音打断思绪,这个45岁的男人正紧张地调整领带,那条印着企鹅图案的领带是女儿去年送的生日礼物,此刻却被他攥得皱成一团。

“别那么紧张。”刘刚注意到李明的左手在发抖,无名指上的婚戒不知何时已经摘掉,大概是怕在混乱中被扯掉手指。

\"菩萨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的声音突然低沉,“可菩萨没告诉咱们,当货轮只能装下一半人时,该把谁推下去。”

“但…但是…刚才我们驶来的时候…”大副的声音突然哽咽,手指猛戳向舷窗外,仿佛要捅破那层将“岛礁号”与地狱隔开的玻璃。

雪夜中,“朝阳号”的残骸像根燃烧的钉子,斜插在滩沙江中心的冰面上,船体中部断裂处喷出的火舌已变成幽蓝色,那是汽油燃烧殆尽的征兆,只剩上层建筑在噼啪作响,火星雨般落入冰水,在暗沉的江面上溅起无数转瞬即逝的金色斑点。

“出港时你还质问我,为什么要加派150名士兵。”刘刚的指关节叩击着舵轮,木纹里的咖啡渍震落进他掌心的汗洼,“还说士兵挤占了难民配额。

“现在你数清楚…”他突然拽过大副的手腕,将对方的瞳孔对准舷窗外漂来的尸体,“那些在冰水里扑腾的人,每五个里就有一个会扒着锚链把船拖沉。士兵不是用来防难民,是用来防人变成野兽。”

李明的脸色煞白,想起13年前去非洲运救济粮,饥民们扒着货轮锚链不肯松手,最后被士兵用高压水枪冲下去的场景。“我懂了...他们不是人,是一群饿红了眼的野兽。”

“可现在这群野兽,他们连面包都没得抢,只能抢船、抢燃料、抢彼此的命...”

刘刚顺着李明的目光望去,\"朝阳号\"的救生筏正在江面打转,二十多个难民像沙丁鱼般挤在不足八平米的筏子上,有人的半个身子悬在筏外,冻僵的腿在水面拖出长长的波纹。远远看去,那不是救生筏,而是块在血水上漂浮的肉排,每个人都在往别人的骨头上攀爬,寻找最后一丝生存的空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变村姑?可我是凤命呀!

岁丰年

谍云重重

尘中陌

我不是舔,她给的实在太多了

柳傲天

穿成青楼头牌,迷的贵子为爱疯狂

吃了梨子不分离

双穿,辰星耀大黎

疯狂墨客

综穿之所愿皆安

山中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