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杨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内心荒原种满自愈之花,心吾心,明镜杨先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繁闹喧嚣、节奏似急鼓密锣的大都会里,志超恰如一粒微细且奔碌的尘芥,每日于写字楼与家这两个既定端点间机械往复。城市的天际线被林立的高楼大厦割得支离破碎,那些耸入云霄的楼宇仿若冷酷的钢铁巨物,散发着森冷而威严的气息。街道上,车马行人如汹涌澎湃的洪流,无休止地奔涌着,嘈杂的喇叭声、鼎沸的人声、店铺的叫卖声交织一处,织就一曲喧嚣而紊乱的都市杂音。志超身处其间,却常觉自己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仿佛被一层透明却坚固的屏障隔开,生活表面波澜不惊,可内心深处早已暗流涌动,那如影随形的压力,正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地啮噬着他的灵魂。
志超就职于一家规模不小的广告公司,此地竞争之激烈,恰似残酷战场;工作强度之重,仿若一座无形且沉坠的大山,沉沉地压在每个员工肩头。每日清晨,当城市尚在晨曦中慵懒舒展,多数人仍沉醉于甜美梦乡之际,志超便不得不从温暖舒适的被窝里艰难挣起。他睡眼惺忪地踱进卫生间,拧开水龙头,冷水“哗”地冲在面庞,那股凉意瞬间穿透肌肤,妄图借此唤醒疲惫至极的身躯。他对着镜子,瞧见自己布满血丝的双眸与憔悴面容,不禁幽幽叹了口气。简单洗漱后,随意套上件衣衫,顾不得整理,便匆匆出门,汇入如潮水般涌向地铁站的人群。
地铁站内人头攒动,拥挤得好似沙丁鱼罐头。人们神色匆匆,彼此紧挨着,几无间隙,各种繁杂气味混杂一处,有汗水的咸涩、香水的刺鼻、食物的残味,令人几近窒息。志超被挤在人群中央,身体随车厢晃动而不由自主地摇摆。他望着周围一张张冷漠麻木的脸孔,有的埋头刷着手机,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满脸焦虑地望向远方。而志超心中,早被即将来临的一日工作填满,忧虑如疯长的野草,在心底肆意蔓延。他忆起昨日未竟的项目方案,又念及今日上午将至的重要会议,心中陡然一紧,心跳骤促,眉头紧紧蹙起,似要拧成一个死结。
到了公司,志超即刻投身于紧张忙碌的工作漩涡中。他所在部门负责各类广告项目的策划与执行,从最初的创意萌生,到与客户反复沟通修改方案,再到最终的拍摄制作,每个环节皆容不得丝毫疏忽,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左右项目的成败。
为了一个项目,志超常常需连续加班数晚。办公室里灯光昏黄黯淡,电脑屏幕上的光标不停闪烁,宛如时间流逝的催命符。志超坐在桌前,双眼紧盯着屏幕,目光中透着疲惫与执着。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机械敲击,发出单调急促的声响,大脑高速运转,试图从疲惫的思维中挤出新奇独特的创意。长时间久坐,使他腰酸背痛,每挪动一下身体,便伴随一阵刺痛;脖子僵硬得如生锈的器械,稍一转动便发出“咔咔”之声。眼睛酸涩得几乎难睁,布满血丝,恰似两颗熟透的红果,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模糊了视线,可即便如此,为完成任务,他仍强撑着,不断给自己鼓劲:再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
起初,志超仅感身体疲惫,那疲惫仿若自骨髓渗出,无论怎样休憩,都难以驱散深入肌理的倦怠。他以为这只是工作压力下的寻常反应,只要咬牙便能挺过。然而,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的情绪犹如六月天气,变幻无常且难以捉摸。
前一刻还能勉强维持平静,下一刻便可能因些许琐事瞬间爆发。一次项目讨论会上,同事提出一个与他不同的创意方向。在广告行业,这本是常见的思维碰撞,意在探寻更佳方案,推动项目进展。但志超却觉得同事是蓄意挑战他的权威,质疑他的能力。一股无名怒火“轰”地在心中燃起,他的脸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额上青筋隐隐暴起,太阳穴处血管突突跳动。他的声音不自觉拔高八度,尖锐刺耳,言辞激烈地反驳同事,话语间还夹杂着些不友善的言辞。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用力撑在桌上,双目圆睁,怒视着同事,似欲将对方生吞活剥。他这突如其来的发作,令整个会议室陷入尴尬的死寂。
同事们皆惊愕地望着他,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有人微微皱眉,似对他的行为不满;有人则面露忧色,担心这场冲突会破坏团队和谐氛围。邻座的小李轻轻扯了扯志超衣角,示意他冷静,可志超却如一头狂怒的公牛,全然不顾旁人劝阻。
会议结束后,志超独坐工位,心中亦有些懊悔自己的冲动。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或许已破坏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团队合作,可当时那难以遏制的愤怒情绪,让他根本无暇思索后果。
生活中,哪怕是极琐碎之事,也极易点燃他的怒火。就像路上堵车,在这座大城市本是稀松平常之事。有一回,志超驾车上班,不巧遇早高峰严重拥堵。车子在马路上排成望不见尽头的长龙,纹丝不动。志超坐在驾驶座,额上汗珠不断滚落,浸湿了衣领,顺着脖颈流至后背,痒得难受却无暇顾及。焦虑与烦躁在他心中迅猛蔓延,如熊熊烈火般吞噬着他的理智。四周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在他耳畔奏响的恼人乐章,每一声都似在挑衅他脆弱的神经。他双手死死握住方向盘,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手背上青筋清晰可见,如条条蚯蚓在皮下蠕动。嘴里不停嘟囔着各种怨愤之词,情绪彻底失控,不停地猛按喇叭,宣泄心中不满。他眼神中透着愤怒与无奈,望着前方一动不动的车流,满心绝望,仿佛被困于一座无法逃离的牢笼。他用力拍打方向盘,发出沉闷声响,发泄心中憋屈,甚至一脚踢在车门上,留下一个浅浅脚印。
而那些毫无预兆的悲伤情绪,亦常如潮水般猝不及防地将他淹没。有时,在下班归家的公交车上,志超静静坐在靠窗位置,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散开来。街边手牵手漫步的情侣,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他们相互依偎,眼神中满是爱意与甜蜜,不时轻声交谈,笑声清脆悦耳。公园里温馨的一家三口,孩子在父母身旁嬉笑玩耍,笑声如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父母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欣慰的笑容,父亲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母亲温柔地看着父子俩,画面满溢着浓浓的亲情。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如锋利的刀刃,直直刺入志超心底。他不禁将自己的生活与之相较,每日忙忙碌碌,却始终原地踏步,事业不见起色,爱情遥不可及。念及于此,一股深沉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拼命忍住不让眼泪落下,生怕被旁人瞧见自己的脆弱。他微微低头,佯装看向窗外,偷偷用手抹掉泪水。可有时,眼泪仍会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他只能赶忙转头望向窗外,祈愿无人察觉自己的异样。此刻,窗外景色在泪水中模糊不清,恰似他迷茫的心境。他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心中涌起一阵孤寂,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
志超这般的情绪变化,身边之人皆敏锐察觉。朋友们依旧热忱地邀他参加聚会,期望能助他放松心情,找回往昔那个开朗乐观的他。然而,志超总是寻各种借口推脱,实在拗不过朋友们的盛情,才勉强应允前往。
聚会时,众人围坐在餐厅桌旁,气氛原本轻松愉悦。餐厅内灯光柔和,墙壁上挂着些艺术画作,有色彩斑斓的油画,绘着秀丽的自然风光,细腻笔触勾勒出山川河流的壮美,似能让人感触到大自然的清新宁静;有简约的水墨画,呈现出静谧的意境,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山水轮廓,透着悠远的禅意,营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桌上摆满各式美食,香气四溢,有鲜嫩多汁的牛排,煎至恰到好处的外皮泛着诱人金黄,一刀切下,肉汁缓缓流出,散发着浓郁香味;有精致的寿司,色彩鲜艳的鱼片铺在软糯米饭上,造型精巧,令人垂涎;还有色彩缤纷的水果沙拉,新鲜水果切成各异形状,淋上香甜沙拉酱,清爽可口。朋友们欢声笑语,分享着彼此生活点滴。话题转到近期流行的一部电影上,每人都分享着对电影的见解。其中一位朋友表达了对电影某些情节的不满,认为剧情拖沓,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志超却觉得朋友是有意贬低这部他钟爱的电影,刹那间,他脸色阴沉下来,眼神中满是不悦,原本上扬的嘴角耷拉下去。他语气生硬道:“你根本就没看懂这部电影的内涵,休要在此胡言。”朋友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面露尴尬,试图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只是说出真实感受。他微微皱眉,摊开双手,诚恳说道:“我真不是故意的,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尽相同嘛。”可志超充耳不闻,情绪愈发激动,声音愈发高昂,甚至翻起旧账,提及先前一些无关紧要之事。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空中挥舞,似在强调自己的观点,唾沫星子随说话动作飞溅而出。其他朋友纷纷出面打圆场,试图缓和紧张气氛。小张笑着说:“好了好了,大家别吵了,电影嘛,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小王也赶忙附和:“是啊是啊,咱们难得相聚,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但志超却如一头失控的猛兽,全然无法冷静,继续滔滔不绝地争辩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额上汗珠不断滚落。聚会最终不欢而散,朋友们望着志超离去的背影,无奈摇头叹息,心中满是疑惑与担忧。他们不明白曾经那个温和友善的志超缘何变成这般模样,同时,担心他的情绪问题会愈发严重。
家人对志超的转变更是忧心忡忡。母亲每次打来电话,听筒里传来的皆是关切之语:“儿子,最近工作忙不忙呀?身体可好?一定要注意休息,按时吃饭哟。莫要总是吃那些外卖,不健康呐。我听闻吃多了外卖对身体不好,易生各种病症。你若想吃啥,跟妈讲,妈给你做。家里的菜都是新鲜的,吃着安心。”母亲的话语里满是慈爱与担忧,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儿子深深的牵挂,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生怕惹儿子不快。然而,这些温暖关怀,在志超听来却犹如刺耳噪音。他总是不耐烦地回应几句:“晓得了,晓得了,你莫要老是唠叨行不行啊!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就别瞎操心了,我都这么大个人了。你说的那些我都懂,别再啰嗦啦。”言罢便匆匆挂断电话,甚至还会在心里埋怨母亲太过唠叨,不理解他的压力。他觉得母亲的关心是一种束缚,令他喘不过气。挂了电话后,志超又常陷入深深自责。他明白母亲是关心他,是这世上最爱他的人,可自己却总是难以控制情绪,伤了最爱自己之人的心。这种矛盾心理让他愈发痛苦迷茫,他感觉自己仿若一个迷失在黑暗森林中的孩童,寻不着前行方向,内心充斥着无助与孤寂。他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母亲失落的神情,心中满是愧疚,泪水不知不觉浸湿了枕头。
志超清楚意识到自己给周遭之人带来极大困扰,可他却似陷入一个无形泥沼,愈挣扎陷得愈深,全然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这种失控之感如恶魔的利爪,紧紧揪住他的心脏,令他陷入深深的恐惧与绝望。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罹患严重心理疾病,甚至担忧自己的人生就此毁弃。他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怔,脑海中不断涌现各种负面念头。他觉着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未来充满未知与迷茫,不知该如何挣脱这困境。失眠亦开始频繁侵扰他,夜晚变得漫长难熬,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又会被各种噩梦惊醒,醒来后汗水湿透床单,心跳急促,仿若刚历经一场生死考验。有时梦到自己在工作中遭领导严厉斥责,所有同事皆在一旁嘲笑;有时梦到自己孤独地徘徊在空荡的城市街头,怎么也寻不到回家之路,这些梦境令他醒来后仍心有余悸。
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一日,志超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新闻时,一篇题为《如何掌控你的情绪——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的文章映入眼帘。文章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问题最可怖之处在于其隐匿性,许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负面情绪的囚徒。当我们察觉到自身情绪波动时,要学会敏锐洞察,思索当下是否适宜处理,亦或稍作等待。日常注重情绪管理,不仅能呵护身体健康,更是对心理健康的有力防范,还能使人始终保持充沛活力。
这篇文章仿若一道划破暗夜的璀璨流星,照亮了志超黯淡无光的世界。他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漂泊许久的水手,骤然望见远方的灯塔,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迫不及待地继续阅读,文章详尽阐述了情绪产生的复杂机理以及多样的应对策略。其中“如何看待人事物,情绪就会随之而动,影响行为,决定结果”这句话,如一记重锤,狠狠敲醒了志超。
他遂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这段时日自己的种种表现。他不禁自问,是否自己看待生活的视角太过狭隘消极?那些令他崩溃、烦躁之事,当真如彼时感觉那般不可饶恕?是否自己一直深陷负面思维的囹圄,过度放大困难,而对生活中那些细微却真切的美好视而不见?情绪似乎总倾向于聚焦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同时又执拗地排斥往昔那些珍贵经历。每当志超忆起那些不悦瞬间,情绪便如脱缰野马,变得消极狂躁,进而陷入无尽的自我内耗。他深知,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再任由情绪主宰生活,需将注意力转移至如何解决问题,而非一味纠结事情的起因。
志超决意做出改变。他四处打听,精心挑选后报名参加了一个专业的线上情绪管理课程。每日下班后,他都会早早吃完晚饭,收拾好桌面,准时端坐电脑前,等候课程开场。课程老师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有趣,借由一个个真实事例和实用技巧,引导学员认识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
在课堂上,志超学到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深呼吸练习,当情绪即将如火山般喷发时,要缓缓吸气,让空气充盈腹部,感受腹部如气球般膨胀,而后再徐徐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反复此过程,能有效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使自己迅速冷静。还有写情绪日记,每晚睡前,将当日发生之事、自身情绪变化以及引发情绪的具体缘由详细记录。记录时,仔细剖析自己当时的感受,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探寻情绪产生的深层根源。
除此之外,老师还传授了一些冥想技巧,让志超在闲暇时可通过冥想放松身心、排除杂念,增强对情绪的觉察与掌控能力。志超依循老师指导,每日晨起和睡前都会进行简单冥想练习。他坐在舒适椅上,闭上双眼,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使思绪渐趋平静。起初,他很难集中注意力,脑海中杂念丛生,时而想到工作难题,时而忆起与朋友的争执。但他并未放弃,坚持每日练习。随着时光流转,他发觉自己愈发容易进入冥想状态,内心也愈发平静安宁。冥想时,他仿佛能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与想法渐渐浮现,他开始学会直面它们,而非逃避。他会想象自己身处一片宁静海滩,海浪轻柔拍打着沙滩,海风温柔拂过面庞,这般美好的想象让他内心满溢平和与喜悦。
刚开始践行这些方法时,志超遭遇诸多挫折。情绪的惯性使他仍会忍不住发脾气,或陷入长时间的悲伤情绪难以自拔。上一回,工作中又遇客户对方案诸多挑剔,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志超的怒火瞬间燃起,他脸涨得通红,双手紧握成拳,手臂肌肉紧绷,险些又与客户激烈冲突。但就在开口瞬间,他猛地想起深呼吸之法,于是紧闭双唇,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如此反复数次,情绪渐趋平复。尽管过程艰难,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跳依旧急促,身体因愤怒仍微微颤抖,但他终究成功克制自己,耐心与客户沟通,详细阐释方案的优点与可行性,并依据客户意见做出适当调整。他先是微笑着向客户表明理解其需求,接着条理清晰地阐述方案各部分的设计初衷,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让客户明白方案如何达成预期效果。沟通中,志超始终保持平和语气,认真聆听客户每一个想法,还不时做笔记。
最终,客户对修改后的方案表示满意,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此次经历让志超更加坚定改变的决心,他深知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战胜情绪困扰。
写情绪日记亦非一帆风顺。起初,志超觉得每日记录这些琐事繁琐,且每次回忆不愉快之事,都会让心情低落。他常敷衍了事,随便写几句便作罢。但他明白,唯有勇敢直面自己的情绪,方能真正战胜它们。于是,他开始认真对待写情绪日记。他特意购置一本精美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淡雅的花朵图案,纸张质地柔软且带有淡淡的清香。
每晚,他都会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柔和灯光洒在桌面,营造出静谧氛围。他静下心回忆当日之事,详尽记录事件经过、自身情绪变化及当时想法。记录与客户冲突那日时,他写道:“今日客户对方案提诸多不合理要求,我当时怒火中烧,差点发作。如今冷静想来,我生气一则因觉得客户不理解我的努力,二则是自己对方案不够自信。其实客户反馈亦是改进契机,我应更平和沟通。”
记录过程中,他会仔细剖析自己为何有这般情绪,是因工作压力过大,还是对某事期望过高。经一段时间坚持,他能更清晰地看到情绪变化
的规律,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他发现自己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更容易发脾气,而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则容易陷入悲伤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