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上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齐威王治下的齐国强盛,华夏风云人物传,司马上松,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膑深知魏军精锐尽出,战斗力强悍,若正面交锋,齐军恐难占上风。于是,他提出“围魏救赵”的绝妙战略。即齐军不直接驰援邯郸与魏军硬拼,而是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大梁乃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庞涓听闻齐军奔袭大梁,必定心急如焚,回师救援。届时,齐军便可在魏军的归途中设伏,以逸待劳,大破魏军。

田忌依孙膑之计,率军迅速向大梁进发。庞涓得知齐军动向,果然大惊失色,匆忙舍弃邯郸,回师救援大梁。魏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行至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时,正值深秋,秋风萧瑟,枯草连天,齐军隐于山林,见魏军疲态尽显,个个摩拳擦掌,只待一声令下便如猛虎出山。待魏军进入埋伏圈,齐军在孙膑的指挥下,充分发挥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弩兵万箭齐发,枪戟兵随后掩杀,将魏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率残部拼死突围,才得以逃脱。桂陵之战,齐军以弱胜强,大破魏军,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还重创魏国霸权,齐国声名自此远扬,成为各国瞩目的新兴力量。

公元前 342 年,魏国再次挑起战端,此番目标指向韩国。韩国难敌魏国锋芒,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再度召集大臣商议对策,邹忌鉴于上次桂陵之战的惨烈,主张按兵不动,以免惹火烧身。而田忌、孙膑等人则认为,若不救韩国,魏国一旦吞并韩国,势力将更加强大,对齐国的威胁也会更大,必须救韩。齐威王权衡利弊后,决定出兵。此次救援,同样采用孙膑的计谋。

当时,韩、魏两国军队激战多日,双方皆疲惫不堪。齐军先按兵不动,待韩、魏两国军队激战多日,双方皆疲惫不堪时,才由田忌、孙膑率军直扑大梁。庞涓得知齐军来袭,虽心有余悸,但仍自恃魏军实力,回师迎战。孙膑深知庞涓骄纵轻敌,故意采用“减灶示弱”之计。他令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再减为三万个。庞涓见状,以为齐军怯战,士兵大量逃亡,心中大喜,遂抛下步兵,亲率精锐骑兵加速追赶齐军。

孙膑算准庞涓的行军路线,在马陵(今山东莘县西南)设下埋伏。马陵道地势险要,道路狭窄,两旁山峦起伏,树木茂密,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孙膑命士兵将路边的大树砍倒,只留下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然后,他又安排一万名弩手埋伏在道路两旁的山林中,约定以火光为号,一见魏军到来,便万弩齐发。

庞涓率领魏军骑兵一路追赶,进入马陵道时,天色已晚,道路昏暗。庞涓隐隐看到路旁大树上有字,便命人点火查看。火光一起,两旁顿时箭如雨下,魏军顿时陷入混乱,死伤无数。庞涓自知中计,大势已去,绝望之下,拔剑自刎。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彻底丧失霸主地位,而齐国则凭借桂陵、马陵两战的辉煌胜利,威震诸侯,成为战国初期当之无愧的霸主之一。

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屡创佳绩的同时,齐国的文化领域亦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其中稷下学宫更是成为文化汇聚的璀璨核心。齐国自田桓公设立稷下学宫以来,虽已吸引诸多学者文人,但因缺乏持续有力的支持与引导,尚未能充分发挥其学术引领的巨大潜能。齐威王即位后,大力加大对稷下学宫的投入,扩建校舍,广纳贤才,为学者们提供优厚待遇与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他下令,无论来自何方、何种学派的学者,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稷下学宫讲学、研究。一时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各派学者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自由地交流思想、辩论学术,相互切磋砥砺,共同推动学术的繁荣发展。稷下学宫不仅成为齐国的文化中心,更是整个战国时期的思想高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立下不朽功勋。

诸多学者在稷下学宫的滋养下,着书立说,培养弟子,其思想学说如源头活水,润泽后世。儒家的孟子、荀子先后在此讲学多年,他们传承与发展了儒家思想,使之更加适应时代需求;道家的庄子虽未长期驻留,但他的思想也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播,启迪着后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法家的慎到、申不害等在此探讨法治理论,为各国变法提供了思想借鉴;兵家的孙膑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智慧与实战经验传授给弟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军事人才。据《史记》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足见当时稷下学宫的繁荣昌盛。

然而,齐国的发展之路并非一马平川。随着国力的强盛,邹忌与田忌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邹忌身为宰相,为齐国的改革与发展殚精竭虑,功绩卓着;田忌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威名赫赫。两人皆是齐国的中流砥柱,但因性格、行事风格迥异,加之朝堂之上权力争斗的复杂性,渐渐产生嫌隙。

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在对待周边某国的外交军事策略上,邹忌主张拉拢,认为可通过外交斡旋,化敌为友,避免不必要的战争损耗,以保存齐国实力;而田忌坚持打压,觉得对于一些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必须以强硬军事手段予以震慑,方能确保齐国边境安全。例如,在面对燕国的悄然崛起时,邹忌倾向于与之修好,互通商贸,增进友好;而田忌则担忧燕国日后会成为齐国大患,主张趁其羽翼未丰,先发制人,给予军事打击。理念不合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此外,邹忌担心田忌功高震主,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而田忌对邹忌的一些权谋手段也颇为不满。这种将相不和的局面,最终被魏国奸细敏锐捕捉。他们在齐国散布谣言,称田忌欲拥兵自重,图谋不轨。齐威王起初并未轻信,但谣言愈演愈烈,加之邹忌在一旁旁敲侧击,使得威王心中也起了疑虑。

田忌得知自己被诬陷,又惊又怒,他试图向齐威王解释,但此时的威王已被谣言蒙蔽,对他产生了猜忌。无奈之下,田忌为求自保,只好率领亲信逃离齐国,前往楚国避难。孙膑见田忌离去,深知齐国朝堂已非久留之地,亦心灰意冷,随之隐退。齐国这一对黄金搭档的离去,使得齐国的军事优势大打折扣,在后续的对外竞争中,逐渐陷入被动局面。

尽管齐国在后期遭遇诸多挫折,但齐威王在位期间所铸就的辉煌,无疑为齐国的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启用邹忌推行吏治改革,让齐国朝堂焕发生机;依孙膑奇谋打赢桂陵、马陵之战,奠定军事威望;重视稷下学宫,涵养文化底蕴……这一桩桩、一件件,铸就了齐国辉煌,深刻影响着战国局势走向。

齐威王以其非凡的智慧、果敢的决策与卓越的领导才能,引领齐国走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崛起之路。他所开创的盛世,虽未能永恒延续,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后世所敬仰与追思。齐国在他之后的岁月里,虽历经风雨,但凭借着威王时期所积累的深厚底蕴,依然在岁月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持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生存,被我玩成了恋爱养成

右突左撞小螃蟹

无垠之祸

钱易兴

快穿任务攻略手册

春风梦游鱼

绛珠仙子化身黛玉,走上人生巅峰

悠悠L

全宗戒备小师妹她又疯啦

小猫儿

诸天影视:从港综开始

咕呱咕呱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