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1章 还得过了我们兄弟两个这一关,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九年公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助闻听其言,亦是正了正神色,坐直了身子。他知道,这是终于引到了正题上。

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将如同在天平上放置砝码,关乎着梁国与应州的未来,关乎着无数百姓的命运,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迎上井彦的眼神。

天色阴沉,铅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应州城的上空,给这座古老的城池蒙上了一层肃杀且压抑的氛围。

城中的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屋舍错落有致,却在这压抑的天色下显得格外沉寂,偶有几声犬吠传来,也瞬间消散在清冷的空气中。

应州城那宽敞而略显昏暗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厅内的梁柱上,几盏牛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光影摇曳,将厅内众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有些诡谲。

李助一袭玄色长袍,身姿笔挺地站在厅中,面容冷峻,眼眸深邃如渊,那目光仿若能洞悉一切。

轻轻拂了拂衣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

“我等此番前来,别无他事,正是为了招降将军。”

这简短却又极具分量的话语,恰似一颗巨石被狠狠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刹那间,激起千层浪。

原本安静得落针可闻的议事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紧接着,便是一阵轻微的骚动。

李禹站在一旁,原本正下意识地摆弄着腰间的玉佩,听到李助这话,手指猛地一僵,那枚温润的玉佩“啪”的一声,坠落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厅内回荡。

他瞪大了双眼,嘴唇微张,满脸的难以置信,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直白惊得说不出话来。

火万城的身形壮硕如牛,满脸的络腮胡像是一团肆意生长的杂草。

此刻,他那黝黑的面庞涨得通红,犹如熟透了的番茄,额头上青筋暴起,宛如一条条愤怒的小蛇。

那双原本就圆睁的眼睛,此刻瞪得更大了,仿佛两颗随时可能迸射出火焰的铜铃。

粗壮的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方天画戟,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发出“咯咯”的声响,似乎只要一声令下,他便会拔刀相向。

王良身材高大魁梧,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小山。

他平日里总是一副沉稳的模样,此刻也是眉头紧蹙,脸上写满了惊愕与不解。

那宽阔的肩膀微微颤抖,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似乎在思忖李助为何如此直接。

虽说他们三人一早便知晓此番前来应州城的目的,可真当李助这般毫无保留、直白地说出口时,还是让他们措手不及。

而坐在主位上的井彦,原本正悠然自得地靠在椅背上,一只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听到李助的话,身体猛地一僵,原本半眯着的眼睛瞬间瞪大,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不过,他毕竟也是久经沙场、见过世面的人物,短暂的惊愕后,随即便朗笑一声,那笑声爽朗而豪迈,震得厅内的烛火都晃了几晃。

“先生不愧是大梁的人,没曾想竟然如此爽快。”

井彦笑着说道,脸上挂着一抹真诚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对李助直率的欣赏。

“实不相瞒,在下对于梁王之名也是倾慕已久。”

他微微向前倾身,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向往。

“早就听说过梁王文韬武略皆是当世顶尖之列,尤其是手中一杆方天画戟,更是无人能敌。”

“在下虽是草莽出身,但也自负有些武艺在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十里芳菲

西子情

诡异收容所,你收容我一个人类?

逸臣

1978年昆仑山回忆录

米饭哥哥

猫王不为奴:宝珠福喜录

雀三娘

明天的明天是今天

鸭梨山小

生下来就死,阎王见了我都跪

火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