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雍和宫(二)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0章 雍和宫(二),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康熙微微一笑,面上露出一丝自得之色,轻轻捻动着自己的胡须。
没错,他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了解政令下达的真实情况,才会采用这样的制度去掌握各地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要处理的折子太多了,这实在是太过费神费力!
听到老四能够坚持并推行这项制度时,他还是很欣慰的,老四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并且付诸实践,实属难得。
想到这里,康熙的脸上也浮现出略微满意的神情。
【但是这个权力给出去,他需要看的奏折就会变多。
所以康熙很少会给人这个权力,在这个制度出来之后,大概有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能够这么上奏的也就是两百多人。
而雍正为了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在位期间拥有这份权力的大臣高达1300多人。
虽然这么做,的确是让他累得够呛,还有点自讨苦吃的意味。
但是密折制度的确帮他实现了对官场的高度控制,确保了他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要死了,这些人加上常规奏折的确是很要命”
“现存的雍正奏折就有四万多件,奏折里批语最长的有一千多字”
明朝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尽管对于这位异族的皇帝,他并无太多好感,但对方如此勤勉政事,他内心还是颇为赞赏的。
身为一国之君,理当如此!
清朝
康熙很想说一句“治大国若烹小鲜”,但是想着老四这么做多多少少和他有些关系,强忍着说教的欲望。
胤禛身边的兄弟们也是一副敬佩的模样,就这股子吃苦劲,他们还真是做不到。
胤禛:嘁!区区四万奏章而已,他啊,可是强的可怕!
【而另外一点,就是“火耗归公”。
古代地方收税时,收到的税银都是比较散碎了,所以需要地方官府将这些碎银子重新炼制成官银,再上交给国库。而在炼制这一步上,就会自然产生一些损耗。
这损耗一旦产生,收到的税银就会不够了,为了上交足够的税银,地方官员就会相应的多征收一些税银来弥补这里的损耗。】
宋朝
赵匡胤点点头说道:“这金银赋税的确会有这种问题。”
不过他们大宋没有那么多的白银流通,直接用金银交税的人也不多,基本没有火耗的问题,所以这方面他还真的没注意过。
【但是火耗从出现开始,就没有正经的规定,火耗到底是多少那都是地方官员说了算的,若是征税时加征的\"火耗\"多于实际的\"火耗\",那这之间的差额就归官员所有了,这种做法从明朝一直传到了清朝。
这种将定火耗权力放在官员手中的行为,就像是让耗子睡在米缸里一样,官员们也纷纷秀出了自己的下限。
有些州县每两火耗二三钱、甚至达到了四五钱,而一些偏僻赋税少的州县,火耗是要比正经的赋税还要多的。
虽然顺治、康熙年间都发过禁令,但是基本没什么作用,随后就默认了这件事。】
此话一出,明清时期需要缴纳“火耗”的百姓们群情激愤,毕竟除了粮食,就是这赋税和徭役最是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