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明朝——成化弘治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明朝——成化弘治,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总而言之,朱见深在治国方面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不仅收拾好了老爹的烂摊子,还稳定了局势,如果没有后期的怠政就好了。
说到这点真的不能不提明朝官员,在我心中明朝官员可以说是不亚于宋朝官员的奇行种。
当皇帝,是要和官员斗智斗勇的,要弹压大臣的,要平衡朝堂的。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这种事上,怪不得明朝皇帝的政治上升期一个比一个短了。】
“其实历朝历代都这样的”
“宦官和文官的争斗属于狗咬狗,两边都是不是好东西”
“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对抗贯穿了整个明朝,感觉他们当官就是为了专注斗争”
“明朝大臣这个精神状态你说他们打出了反帝反封建第一枪我也是信的”
“我有一个疑问,不是说明清是君主集权的顶峰朝代吗”
“主要就是很玄学,爱上朝的短命,不上朝的长命,怪不得总有人觉得文官嘎皇上”
【朱见深再与臣子们日复一日的较量中,逐渐被磨平了斗志,失去了年轻时的进取心。
他开始怠政,开始沉迷修仙,对待贪官也开始从轻处罚,甚至到了将大量盐引赏赐给权贵的地步。
市面上盐引泛滥,导致明朝的“守支”问题更加严重。】
朱棣心虚的低下了头。
毕竟五征讨蒙古出兵安南,都需要大量的军粮,所以不得不过度使用开中,原来到了他重重孙子这辈还没缓过来吗?
哎呀,也不一定会就是他的问题,好几辈呢,没准是后面的皇帝仗打得太频繁了呢!
【朱见深走了之后,皇位传给了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
朱佑樘这个人就很出名了,毕竟是少有的一夫一妻的皇帝,还有个“弘治中兴”在。
但是朱佑樘在做皇帝方面,其实是有些比不上他爹的,至少比不上他爹前期的时候。】
朱祁钰有些丧气,原来他那个侄儿做皇帝那么成功吗?
这样看来,大臣们会更加支持那个孩子做储君……等一下!
朱祁镇现在被祖宗宣布不是朱家儿郎了,那么朱见深理应也不是朱家人了才对啊!
但是朱见深是真的有能力,哎!如果朱见深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儿子就好了!
……也不是不行啊,不过这个得把自己的安全掌握在手中再去细想!
就这么定了,天幕结束后,先清理宫闱,然后找于谦和王文他们商量。
【他爹有一个优点,用人不疑,还死保自己人。
比如项忠,他在荆襄山区大杀特杀的时候,弹劾他的奏章差点淹没朱见深,朱见深按下弹劾不提,只让项忠自由发挥。
咱不提这个事是对是错,但是他面对大臣的弹劾时,是能让扛得住这些压力的。
朱佑樘就远远不行了。】
刘彻道:“有人在前线给朕拼命,朕自然不会让他忧虑自身安危!”
“陛下圣明!”
刘彻翘起嘴角,嘻嘻,只要不是通敌叛国的大事,有什么账不能等人回来之后再算呢?
【我们刚才说了成化时期有很多战争,其中的威宁海之战,战果斐然。
威宁海是朱祁镇在土木之变被俘后关押的地方,所以威宁海的蒙古大营被一举击破,于公于私,朱见深都是高兴的。
战后,主导战争的王越和汪直被大加赏赐。
尤其是王越,因功被加封为威宁伯,威宁海的威宁,拿击败敌军的地名作为封号,这种荣耀是无与伦比的。
朱见深甚至说王越武不弱于卫霍,文不弱于范仲淹、韩琦。
是的,这位军功封爵的威宁伯是一个文官。】
“文官军功封爵,这也太厉害了”
“就没几个文官能以军功封爵,更别提这还是明朝”
宣宗时期
朱瞻基不服气,明朝怎么了?王骥也是文官出身!
王骥是永乐四年的进士,是他的兵部尚书,天幕也说了,他后面有很高的军事成就,还封了靖远伯!
【威宁海一战给王越带来了太多的好处,也使王越遭受到了很多大臣的嫉恨。
之后在大臣们的不懈弹劾之下,汪直倒台了,他直接被送去南京“养老”。
而王越曾经写的那些诗句也被翻了出来,这首是暗讽时政,那首是对皇帝不敬,翻来翻去的结果就是王越被夺爵贬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