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网络谣言大赏(完)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网络谣言大赏(完),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雍亲王慢慢往皇宫挪的时候,天幕继续说了下去。
【其实大部分的改名问题都是分不清行政区级别导致的。
比如说合肥,这个地方在秦朝的时候,就叫合肥县,当时它属于九江郡。
西晋的时候归于淮南郡,东晋的时候曾经改成过汝阴县。
但是到了隋初就又改回了合肥县,还做了庐州的治所,相当于合肥是庐州的省会城市。
庐州从宋到清末都没有改过名字,直到1913年,政府撤废了庐州府,只保留合肥县。
解放后合肥千年来第一次升咖,成了市级单位,这才有了今天的地级合肥市。】
朱高炽挠头:“若合肥一定要有一个古称,怎么说庐阳都比庐州更靠谱吧!”
朱棣:“合肥之名,缘于淝水。”
虽然很来头很大,但这抵不住合肥就是一个县城的事实,谁没事闲的给县城改名啊!
【枣庄和兰陵也是如此,兰陵和枣庄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级别。
兰陵的地盘是以兰陵镇为行政中心的,以兰陵之名一度建立过兰陵县、兰陵郡等。
枣庄一开始就是村子,但是枣庄有煤矿,人家就逐渐发达起来了,后来越来越重要,就吃掉了不少周围的地盘,才逐渐成为了今天的枣庄。
但是兰陵还是存在的,依旧是县级,在山东临沂。】
汉朝
邓绥走来走去,这个枣庄到底在哪里啊!
大汉马上就要进入寒冷期了,若是获得大量煤炭,没准也能让很多人避免冻死的结局。
至于后面那些天灾人祸,呵,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和她没关系。
唐朝
李世民眼前一亮:“煤矿?枣庄在哪里?”
他可是见识过煤炭是有多好用的,这东西多多益善啊!
大臣们也是激动起来:“能凭着煤矿起家,可见煤矿储量是真的很多啊!”
【你知道吗?秦桧并不是一位大奸臣,他是宋高宗赵构的臣子,臣子怎么可能违背皇帝的意愿呢?
他文采出众,是状元出身,书法一绝,力主议和,也是为了南宋百姓的民生福利……】
朱元璋:“???”
他在说什么?咱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
别说朱元璋,就是几位清朝皇帝都听不懂了,难道史书都在那场战争中被毁掉了?
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说法?
【首先,他是赵构的臣子没错,但是能不能违背皇帝的意愿就另说了。
秦桧依靠议和,长达十七年独相,并兼枢密使,跳过了赵构直接调动过殿前军禁卫,秦桧晚年的时候甚至要加九锡了。
都谁加过九锡呢,说几个大家熟悉的,王莽,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昭,刘裕,石勒,杨坚,李渊,王世充,这个加九锡的含金量能看出来吧…
秦桧死了之后,赵构甚至还说了:“朕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
为什么秦桧能这么嚣张?当然是宋金和议规定了“不得无罪而去宰相”,这一手大动作是秦桧十七年独相的倚仗。
而秦桧更不是什么状元,他是政和五年的进士,那年的进士第一是何栗,这个何栗在靖康之变中在金营绝食而死。
虽然赵构不是人,但这也不能证明秦桧不是狗啊!】
政和五年,秦桧。
这个范围画出来,就已经很小了。
秦桧苍白着脸色就要往外跑,还没跑出太学,就被人狠狠的砸倒在地。
“他和金人没关系,为什么金人不让废宰相?”
“打死他!”
“打死他!”
看着包围过来的人,秦桧恐惧地向后退着,不行,他不能死在这里!他得想办法自救!
可还不等他说些什么,就被一拥而上的学子淹没了,学子们对秦晖拳打脚踢,地面逐渐被血色染红。
御史台的人拉开学子们才发现,秦桧早已经断气了。
“让这些学子在太学里待着,我回去问问大人怎么办。”小头目想了半天才说道。
手下人点点头,礼貌的请犯事的学子先回到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