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苏堤春晓(七)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苏堤春晓(七),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朝
李世民都要无语了,宋朝,你们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这国家的现状都已经不容乐观了,你不说劲往一处使就算了,怎么还能内斗不断呢?
【司马光上位没多久,就去世了,作为党派首领,他最后也是跟随他的老对头的脚步,配享太庙了。
而那一天,大臣们在明堂祭拜完了之后,就准备去给司马光吊唁。
但是这时候程颐却跳出来,跟大臣们说今天完成了明堂祭拜大典,就不能去祭祀司马光。
这就很离谱了,你别管司马光做的是好事坏事,但人家这一辈子的确都搭在了大宋身上,更何况人家司马光曾经还举荐过程颐,也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了。
结果司马光这边一没,程颐就搞这死出,别说苏轼了,就是一起过来的大臣们都感觉这样很不近人情。】
“太庙里掐架去吧”
“司马光都干过啥”
“砸缸,资治通鉴”
司马光算了算,咦,还能活十几年……至少比王安石活得久!
但是……这也太惨了吧!他当上宰相有一年的时间吗?
至于程颐,哼!跳梁小丑!
此时在嵩阳讲学的程颐面色有些不好,这天幕所讲的程颐不会就是他吧?
但是他说的也不算是有毛病吧,“是日哭则不歌”,都已经参加了明堂礼,怎么又能再去吊唁司马光呢?
【于是苏轼就贴脸嘲讽,说程颐讲的这个礼,是叔孙通所作的礼,不是孔子的礼。
这个叔孙通是秦汉时期的儒生,他排定了汉初时期的礼仪,而这些礼仪一直被后世儒生批评,乃至讽刺。
所以在宋朝“叔孙通所作的礼”是个相当低的评价了。
这话一说出来,旁边的官员们都笑了起来。
程颐与程颢是程朱理学的开创人物,他们认为先贤思想、礼制高于一切。
而苏轼的思想上杂糅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对待礼法,就比较随性。
两个人的结怨看似是去不去祭奠司马光,但是实质上是两个人哲学思想的斗争。】
“舒服了”
“原来苏轼骂过程颐,那我可就更喜欢苏轼了呢!”
“哈哈哈哈你讨厌程颐,我和你就是好朋友!”
本来心中愤愤的程颐看着弹幕,脸色是越来越差,瞪着老大的眼睛想找到为自己说话的弹幕,可是……没有,居然一条都没有!
他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吗?难道自己在未来的名声这么差?他和他哥居然不如苏轼苏辙兄弟吗?
后世这么不识货的吗?他和他哥哥编着的学说都是真理啊!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学说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甚至被奉为圭臬。
【苏轼的一番说辞让程颐颜面扫地,于是就被程颐的弟子们联手报复,他们想要复刻乌台诗案。
拿着苏轼策论中的“仁祖之忠厚”与“神考之励精”说苏轼认为宋仁宗不如汉文帝﹑宋神宗不如汉宣帝,应予治罪。】
“啊……这”
“……”
汉朝
刘彻:“不然呢?”
别说苏轼是不是这个意思,他就想问,那个没什么用的宋仁宗真的能比过他爷爷?
他爷爷那可是能给他攒家底的人啊!宋仁宗有他爷爷的手腕,宋朝还能拖到不得不改的时候改革?
真有意思!
……
邓绥有些不解,不是,宋朝人是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啊!
“宣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鼎盛之境,这宋神宗能和宣帝沾边都算抬举他了……”
宋朝
宋仁宗:“……”这个洛党是真的烦人!
宋神宗:“……”我真是谢谢你们!但凡我能有宣帝那样的牌面,我都不至于在这考虑变不变法了,我早就莽过去打燕云十六州了好嘛!
你们的恭维让我坐如针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