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指南针与火药(二)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指南针与火药(二),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元、明时期做海运生意的人们眼睛逐渐亮了起来,他们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组建船队出海,找到新大陆!享荣华啊不……是要做最伟大的航海家!
【其实在13世纪前半叶之前,欧洲人还停留在对中国宋代指南针的仿制阶段。
到了13世纪的后半期,欧洲的指南针才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
随着中国的旱罗盘传入欧洲,法国人又将旱罗盘改进,将其装入有玻璃罩的容器中,成为便携仪器。后来,这种携带方便的指南针被欧洲各国的水手广为应用。
但是这样的指南针平时使用还好,在海上就有些不够用了,海船在风浪中会大幅度的摆动,这时指针会过分倾斜靠在盘体上转不动。
于是在航海的迫切需求下,在16世纪的时候,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开始出现了被称为“万向支架”的装置。】
古人们看着天幕,总觉得眼前的 “万向支架”很是眼熟。
【这是一种平衡结构,可以保持中心点稳定在水平面上不发生剧烈的晃动,在现代航空、航海中有重要作用的陀螺仪就是应用其原理制造的。
而这个原理其实我国古代匠人早就已经掌握了,盛香料熏被褥的“被中香炉”,滚灯,还有大唐的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都应用了这个原理。
不过咱们不叫“万向支架”,这是我们的常平架装置,从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汉朝往后历代都有制造,是现代陀螺仪的始祖,在古代叫做“常平架”或者“平衡环”。】
“对哦,被子里用的那个香炉不管怎么动,香炉都是始终朝上的,这不就是天幕所说的那个什么平衡嘛!”
得到了天幕的提醒,众人也开始回想起来,“对对对,还有那个滚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滚灯了!不管怎么滚,蜡烛始终都是朝上的!”
“还有那个什么香囊,天幕之前好像就提过一次了,这小玩意可真精致啊!”
“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那次天幕过后,咱们县就有好几家商会在研究这个呢!也不知道研究出来没有。”
秦朝
嬴政:盯——
怎么什么都是从汉朝开始的?大秦可是有墨家在的,就算时间再短也不可能什么都没留下吧!
大臣们自然是看出自家老大为何生气了,但是他们都不敢上去说话,这就没法劝慰,他们难道告诉自家老大,因为你家被烧了,所以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得被烧没了?
宋朝
宋仁宗叹了一口气,“这东西真是精巧,大宋肯定也是有人会做的,让这些人结合指南针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做那海上罗盘吧。”
不只是民间有找寻新大陆的想法,他也是有的,那可是莫大的资源,谁会不动心呢?但是不管有什么样的野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航海的基础工作做好!
【公元前140年,华夏工匠房风发明了平衡环,
公元189年,工匠丁缓又改进了平衡环,不仅复原了西汉的被中香炉,还将平衡环运用于走马灯上。
丁缓还创作出七轮扇,据记载,“连七轮,大皆径尺,一人运之,满堂寒战,”】
汉朝
计算时间的大臣喜道:“陛下,公元前140年就是建元元年啊!”
刘彻也高兴起来,“现在立刻去找这个房风!”
虽然天幕总说什么这个在汉朝就有了,那个是在汉朝发明的,但是这都不是在他这个时期发明的啊!
他只能苦兮兮的让工匠研究,无法直接看到成果,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房风是本朝人啊!
丁缓不敢相信地抬起头来:“我这样的人竟然也能被后世人知道吗?”
儿子也是喜笑颜开的喊道:“爹爹真是厉害!”
【只是七轮扇如今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史料的只言片语去猜测这个七轮扇,也不知道七轮扇和现代风扇是不是相同原理。
其实姜姜是不喜欢看这些资料的,我是真的怕被气到,看资料的时候总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神奇感觉,明明古代的发明那么多,那么先进,结果却被人叫做“奇技淫巧”。
结果就是我们不珍惜,蛮夷当成宝,最后将这些东西化为利剑,狠狠的刺向我们自己。】
天幕下的工匠们就等着天幕为他们发声呢,听了这话就是一个感动至极,说得好,天幕你再多说一点!
【经过不断改进的指南针,让西方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的航海家纷纷借着指南针的便利,不断探险,开辟海上新航路。
依靠着华夏的“奇技淫巧”,他们发现了新大陆,他们打开了世界市场,他们建立了殖民地,还找到了曾经向往已久的东方宝地——华夏!
19世纪中叶,经历过工业革命后,西方进入了“蒸汽时代”他们有了以蒸汽机作为驱动的轮船,彻底甩开了曾经领先于他们的华夏。】
看着天幕放出的同时代西方的蒸汽船和华夏的大船,人们终于有了紧迫感,尤其是清朝,这样先进的船只,远胜于本朝。
清朝皇帝们一脸的苦涩,他们还在想什么异国的军队无法跨越大海,如今看到这样先进的船只都,只觉得自己曾经的那点小心思可笑至极!
【虽然大家对瓦特发明蒸汽机,带动工业革命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实际上蒸汽机并不是瓦特发明的,他实际是蒸汽机的改良者。
瓦特在修理蒸汽机时,对这种机器产生了兴趣,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最终搞出了新版本的工业用蒸汽机。
18世纪晚期起,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
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加速了资金的积累,并对运输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于是1776年,开始了在船舶上采用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的实验,经过不断改进,至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实用的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号。
此后,蒸汽机在船舶上作为推进动力历百余年之久。
而英国人拥有了汽船,在海上积攒了自己“底蕴”,逐渐成为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
古人们看着天幕上那所谓的蒸汽原理,看着那长长的钢铁巨龙,久久不语。
就连刚刚还开心的匠人们也收敛了神色,“原来烧水也会有这样大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