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纸张上的文明(三)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纸张上的文明(三),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菇菇咕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有咱老朱的圣旨,有兴趣的朋友真的可以去看一眼,那写的叫一个随意!
还有康熙现存的奏折出现了像是“知道了”“再打听”“可笑”这样现代还在使用的白话词汇。】
明朝
“那些人就是装模作样!”朱元璋想起这件事就气的慌,五百个字就能说明白的事,居然写了那么多字!
他明明就说过了!“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
结果呢?这些人就是给他整这个死出!偏偏这位茹太素还是个不错的臣子,他不能真把人打死!
【不但如此,造纸术也推动了古代的剧作和小说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元曲和四大名着。
四大名着的影响力大家是知道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尤其是《西游记》,我猴哥的Ip那可永远是老少皆宜的大热点! 】
“罗兄!天幕所说的可是你?”
罗贯中也是惊喜异常,他的小说不但流传到后世,居然还成为了四大名着!他这也算是另一种程度的名留青史了吧!
【不过造纸术带来的变革,在西方更加颠覆。
中国古代对他们认为的非‘关键’技术,是不会采取保密措施的,所以造纸术就这样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传播至朝鲜,越南,日本,印度,乃至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12-14世纪将造纸术传到了欧洲。
13世纪,意大利人在蒙地法诺建立了第一家批量化生产的纸厂。
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此时中国正是明清两朝。】
背景音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天幕上的女子说起话来也不再那样轻快。
天幕下的古人们也严肃起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只有那么重要吗?
朱元璋:“……”
康熙:“……”
怎得,一提到明清就整这副死出是吧!
【欧洲没有纸张的时候只能用牛羊皮书写圣经,所以书籍只存在于教会,如果没有纸张的出现,降低了书写交流,乃至创作的成本,文艺复兴可能会推迟出现甚至不会出现!
而在纸张的支持下,彼得拉克创作出了《歌集》,但丁创作出《神曲》,薄伽丘创作出《十日谈》,马基雅维利创作出《君主论》,他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思想,为资本发展和大航海提供了支持。
十五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针对字母的全套印刷术,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这使得书籍能够大量生产,知识传播开始变得极其容易。
这时期是中国的明朝,此时的明朝……已经开始实行八股取士了,人们思想被禁锢。
17-18世纪,在造纸厂和印刷术的支撑下,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欧洲,开始了启蒙运动,他们崇尚理智和科学,反对君主专制和宗教愚昧,强调天赋人权。
而随着民智和科学的发展,资本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清朝,为了控制思想,皇帝大肆实行文字狱,还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防止国外思潮涌入。】
秦朝
看着天幕上西方的学校里,学生学习着新知识,西方的工厂中,随着响声布匹飞速制成,还有那海上,钢铁制成的船在航行,在看着另一边的清朝发型怪异的官吏将一批又一批的犯人拉去处决,嬴政的心仿佛要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世道中,后世的朝廷竟然还在沉于争权夺利!”
汉朝
刘彻其实是搞不太懂的,即使是那样的思潮太过恐怖,不允许思想传进来便是,比自家厉害的技术总是要想办法学来吧!
别人都在变强,就你不肯变,那成什么了!
成什么了?刘彻神情一肃,他在天幕讲医术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后世的灾难了,可……可现在他觉得,后世面对的灾难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唐朝
李世民喃喃道:“一个国家,什么时候会真的不需要君主的存在?”
他不知道世纪是多长时间,但他知道,这场变革绝对不是多时间就可以做到的!
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思想和技术传进来了,统治者照样是有反应时间的,后世之君为什么哪项都不选?
如此故步自封,那最后只会是落得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宋朝
赵匡胤看着那些官吏的辫子,有些无力的说道:“外族还是入主中原了啊!”
【可农耕文明怎么能够对抗工业文明呢?
资本从诞生开始就需要扩张,就需要掠夺啊。
所以——炮火轰开了大清的国门】
随着女声的落下,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响彻天地。
明朝
“这……火器居然可以发展成这样!”
朱元璋骇然的看着天幕上展示的炮筒,一发炮弹打过去,远处坚固的城墙就四散坍塌,这样的战争,还怎么打!
弱国,没有生存的权力。
就算是想对着强国摇尾乞怜,那也得若果没有一丝可图之处!
可华夏从始至终都是块丰盈富庶的宝地啊!
那时的华夏恐怕就如稚子抱金过市,怎么会被贪婪的豺狼虎豹放过呢!
恐怕那时的华夏,危已。
民间也是沸腾起来,他们看到了那火炮的组装,自然明白那不是什么天雷,是人造出来的东西,可越是知道,就越是气愤!
后世之人到底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