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部尚书薛祥哭了
老子到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工部尚书薛祥哭了,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老子到来,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看到户部尚书吕昶火力全开,整个人都惊呆了,他嘀咕道:
“吕昶这是急眼了啊,不过,他作为户部尚书遇到这事情不急眼才怪。”
工部尚书薛祥这个时候,也是满脸的郁闷,没办法,这吕昶说中要害了,他不得不认栽。
他看向朱雄英,一脸苦涩的说道:
“殿下,微臣错了;
微臣没有想明白这些事情,贸然发表不当言论,微臣愿意接受惩罚。”
朱雄英看到这工部尚书终于认栽,黑着脸对着他说道:
“薛大人,本殿下的活和户部的账单,你看不明白没关系,但是,你们工部自己的活你要上心吧!”
“我们稷下学宫工程院四百人,没日没夜的在码头给你们工部制造的战船,研发船用蒸汽机;
如今进度都快一半了,你去了解过没有。”
“这可是牵扯到征伐倭国战舰的制造进度,你就没有关注过,或者让工部的工匠协助解决一些问题。”
工部尚书薛祥听到朱雄英的话,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还真没有去过蒸汽战舰的改装码头,想到这里,他眼珠子一转,连忙说到:
“殿下,微臣是工部尚书,不可能事事亲为吧!”
“工部有左右侍郎,还有不少主事,更有不少现场负责建造舰船的官员;
好像不需要本尚书,具体做些什么吧。”
“对于一部尚书来说,最主要的是用人,只要人用对了,把朝廷需要的战舰建造出来;
就算是称职吧。”
工部尚书这话说的有理有据,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认可,在他们的概念里;
自己已经是京官了,都管理着重要的衙门。
下边有不少干活的,自己不需要做什么,直接听汇报就可以。
当朱雄英看到这群人的表情,脸色颇为沉重,看到他们,自己仿佛看到了封建社会数千年的变迁;
如果,这些官员只是像磨盘一样去做事,推推动动、拨拨转转,那真的要歇菜了。
朱雄英看着这群人,幽幽地说道:
“原来在我们大明朝当官这么简单啊,那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生物;
那就是田地里的牛,主人喂了就吃两口,主人需要他下地干活了,他就去犁地。”
“他看着把主人家的地耕耘的挺好的,但是这些牛一千多年来一直是这种劳作方式;
从来没有改变过。”
“你们这些当官的和这些牛,有什么区别;
好好的人不做,非得去做牛马。”
“怪不得千百年儒门官员都这么干,被儒门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学问,把脑袋给洗成浆糊了吧。”
“薛大人,你做礼部尚书就没有想过,如何用更少的人力;
做更多的活。”
“就没有想过,制造一种耕犁,让人推着就可以犁地;
提高大明百姓的生产能力。”
“你就没有想过,研究一下军械,提高一下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你说你学会用人就可以了,这话没错,但是,你用心找这些人才了吗?”
“不要告诉我你找不到,我可是问了墨家巨子,也就是现在稷下学宫的工程院院长;
他说,早在五十年前,他们就做出了一人就可以犁地的耕犁。”
“本殿下已经让他给本殿下铸造了三个,现在这些耕犁就在东宫,你要不要去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