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到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我想办书院,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老子到来,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贸然推翻儒门学说,会动摇国本的。”

朱标站在一旁,听到自己儿子的这番言论,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雄英,你今天说的这些事情,父王大概是明白了,但是,有些事情要徐徐图之,急不得的。”

“否则,贸然动手,会适得其反。”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朱雄英,深邃的眼神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朱雄英这个时候,目光坚定地看向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孙儿可是看过史记,秦朝的时候,百姓住的都是转瓦房。”

“然而,从汉朝开始,老百姓再也住不起转瓦房了。”

“只能住土胚房,或者茅草屋,您可知这是为什么?”

“自从汉朝以后,哪怕是强盛的文景之治时期,还是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或者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期,老百姓再也住不起转瓦房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哪怕唐代以后,出现了曲辕犁,农耕效率进一步增大,老百姓却再也没有富裕过。”

“您可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什么?”

朱元璋看着自己年仅九岁的大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笑了笑,说道:

“历史浩如烟海,每一个朝代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

“但是,也确实存在大孙你说的事情。”

“没道理,我们大明的百姓一年到头辛苦,竟然连秦朝的子民都不如吧?”

朱雄英看到自己的皇爷爷把问题抛了回来,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说道:

“那自然是因为,秦朝时期百家争鸣,虽然也有不少大族,但是终究没有千年世家这种吸血鬼。”

“那个时期生产力发达,现在四川行省在用的都江堰,都是秦朝时期建造的。”

“其实,如今大明的农耕技术和大秦的时候,差距并不大,一千多年来,在秦朝时候就是用的耕牛;

现在用的还是耕牛,朝代虽然轮换了无数次,但是革新式的农耕技术却是没有改进。”

“所以,这片土地上,整体粮食产量是有上限的。”

“如果当年没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继续让百家争鸣,皇爷爷,经过这一千多年的发展;

中原大地又是何种景象。”

“要知道,当年鲁班造的木鸾可以飞行三日不落地,如果不压制墨家的发展;

让他们顺利发展一千多年,我们现在恐怕都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遗憾:

“可惜,百家凋零,传承断绝,技术不再发展,食利阶层却是越来越多;

老百姓被大面积盘剥,那还有什么钱住什么青砖瓦房。”

“这种情况下,能活着就不错了。”

“皇爷爷,您知道一个人干吃不胖是怎么回事吗?”

朱雄英突然话锋一转,看向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听到自己大孙的话,无奈地笑了笑,说道:

“大孙,你是不是忘了你皇爷爷的出身,这个咱能不知道吗?”

“这干吃不胖,肯定是肚子里长蛔虫了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战神归来,全院乖宝宝

六月十二

蚁穴求生:开局一只蚁

归梦涂

魅力点满,惨遭师娘抢婚

谈笑书

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

才短思涩

神级农场主,我每天签到一条巨龙

春秋毛豆

八十年代村妞纯

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