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召见倭国使者
老子到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召见倭国使者,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老子到来,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此,微臣建议,把两广、福建、江浙一带的民间船只生产作坊,由工部统一调度。”
“然后派遣精干的造船师傅,指导当地造船作坊制造战舰。”
“这样下来,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完成舰队的建造。”
朱元璋听到工部尚书薛祥的话,眉头顿时皱成了一个 “川” 字,陷入了沉思。
最后,他重重地叹息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与决断:
“军国大事耽误不得,分散建造也可以。”
“那就用六百里加急,告诉当地官府,民间的这些造船厂暂时由工部收编。”
“必须保障大明的舰队如期完成,不过,朝廷该给的银子要给到位。”
“要是让咱发现,有人在这事情上贪墨地方工匠的工钱,就自己抹脖子吧。”
就这样,原本一年的生产周期,被工部尚书薛祥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
直接提前到四个月内完成。
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奔赴倭国获取金山银山的美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
这样的决策,可能会导致造船技术泄露的严重问题。
包括朱元璋,这位站在大明权力巅峰的王者,此刻也满心都是倭国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金山、银山 。
然而,朱雄英却是知晓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可他选择了沉默。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蓝图。
因为把诸王和一干骄兵悍将弄到海外去,大明必然提前踏入大航海时代。
他深知,凭借着工部封存的六座造船厂,想要造出足够远渡重洋的舰船,实在是杯水车薪。
那些陈旧落后的造船技术,必须让沿海一带的百姓掌握,才能迎来革新。
大明需要的是一场对宝钞制度的改革,用这种方式收割财富就已足够。
同时,重开市舶司,对回到大明的船队征收税收,如此,大明方能真正走向富强之路。
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今年才九岁,若能拉着大明这架战车奔腾五十年。
搞不好,飞机、坦克这些神器都能再次现世。
还有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壮举,也定要努力实现。
他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路径了然于心,坚信带着大明发展五十年,或许真的能跨越数次工业革命。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未来的憧憬,当下,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才是关键。
就这样,这场充满戏剧性的分赃大会落下了帷幕。
朱元璋最后目光如炬,看向鸿胪寺卿方子深,沉声说道:
“方子深,朝廷的安排你都看在眼里了,你下朝就去找那几个矮矬子聊聊去吧。”
“既然咱们大明准备拿下倭国,这几个矮矬子就交给你了。”
鸿胪寺卿方子深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一定干好这个差事,不过里面可能牵扯到撰写国书。”
“恐怕,还需要陛下审阅。”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色瞬间一黑说道:
“咱说了,你自己安排,还需要咱说的更清楚一点吗?”
方子深听到朱元璋的训斥,心中一颤,连忙应道:“不用了,不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