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光武中兴【19】
氤氲之息清泉流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光武中兴【19】,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氤氲之息清泉流响,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寇恂这个时候就生气了便率兵入见使者,请求归还印信。
使者道:“你想胁迫我吗?”
寇恂道:“不是我威胁你,是你考虑问题不周啊。现在国家尚没建立信誉,您这么做怎能取信于天下?”
使者沉默没有回应。
寇恂大怒,以使者的名义传召耿况。耿况来后,寇恂直接将印绶抢过来交给了耿况。
使者无奈,只得恢复耿况职务。
这里看上去只是一件小事对不对?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夺权事件。
寇恂虽然在耿况手下干的是功曹的活儿,但是这个和汉朝当时的一个制度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本地的官员外放。
如果寇恂继续升官,就要去其他郡担任要职。
而寇恂的老家和自己的势力全在上谷,因此寇恂当然不愿意离开上谷郡去其他地方。
而从这一点,你就知道刘玄打的是什么算盘了。
是的,刘玄想的是让耿弇他爹耿况去其他郡担任太守。
但是那样一来耿家在上谷郡的实力就没法带走了,这样不利于耿况的统治。
他在上谷郡当地头蛇不好吗去其他地方?
而寇恂直接上手把印玺抢过来给耿况,而且给的理由也让使者无法反驳,这就是确定了耿况当时在上谷郡的合法地位。
耿况可以继续在当地当地头蛇而不用担心被刘玄打压。
公元24年,王郎派使者到上谷郡,让耿况发兵援助。
寇恂向耿况表示:刘秀“尊贤下士,士多归之”。
寇恂于是与同僚闵贡劝说耿况拒绝王郎,归顺刘秀。
而耿况当时畏惧王郎势大难拒,寇恂便建议联合渔阳太守彭宠共抗王郎。
耿况深思熟虑一番之后接受了寇恂的建议,派他前去渔阳。
去了渔阳,寇恂找到吴汉,两人在约好干死刘玄的使者彭宠后一起投奔刘秀。
寇恂成功劝说渔阳郡之后返回上谷,途中行经昌平,袭杀王郎使者,夺其部众,然后与耿况之子耿弇率军南下,和渔阳二郡各发骑兵二千、步兵一千。
于是,耿弇、寇恂、景丹率上谷兵与吴汉所率渔阳兵会师南下,沿途斩王郎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攻取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所属二十二县,终于在广阿追上了刘秀。
而这个时候,刘秀正在进攻王郎,见二郡兵马前来非常高兴,封耿况为大将军、归义侯,耿弇、吴汉等人皆为偏将军。
你瞅瞅人家刘秀的大手笔。
为首之人直接封侯,其他的也给了偏将军。
再看看刘玄那个小气样儿,人家带的人确实少了点就带了几百人投奔你,但是好歹你给个杂牌将军嘛。
而和寇恂不同的是,吴汉他并不是出身豪族。
史书记载吴汉出身贫苦,后来在县中当亭长。
嗯,就是汉高祖刘邦的那个亭长。
新朝末年,吴汉因门下宾客犯法,逃到了渔阳郡,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地,结交各地豪杰。
熟不熟悉?还真有刘邦的那点味儿了。
可惜吴汉不姓刘。
公元23年,刘玄称帝,派使者韩鸿招降河北各州郡。
有人告诉韩鸿:“吴汉是位奇士,可以与他商量这件事。”
韩鸿召见吴汉,对他非常器重,以刘玄的名义委任他为安乐县县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