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六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克扬州(上),强国,从清末开始,三才六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东阳他们这个舱室内住着16个少年,都是6到8岁的。听那个洋人船长说,还有一半的航程,但现在舱室内却只剩下了14人。
另一个死掉的少年是因为不适应船上的颠簸,经常呕吐,最后脱水而亡。
如花一般的年纪,他们还都是同辈中比较聪慧之人,离开父母远离家乡,本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安民军的福利政策,使这些少年或自愿,或被父母安排,踏上了这远赴万里之外的航程。
他们日常在船上也不得放松,仍有大量的课程等着他们,或学习国语和英法语言,或锻炼身体,或学习忠君爱国和为人处事之道。
少年人的适应能力很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渐渐地适应了这无聊乏味的生活。
因时常被灌输国际形势和事情,还有国内现行制度的弊端,他们心中的奋斗火苗也烧得愈发旺盛。
苗通在汪舒瑶的精心照顾下,这天终于苏醒了过来。当他睁开眼时,看到一个女子趴在自己的床边熟睡,他仔细辨认一番,发现是汪舒瑶。
苗通瞬间露出了笑容,他缓缓抬起手,伸向汪舒瑶的脸蛋,虽牵动伤口传来剧痛,但他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
汪舒瑶感觉有人抚摸自己的脸颊,一下睁开了双眼,当她看到苗通已经苏醒,惊喜道:“苗通,你醒了!你让我担心死了。”
苗通笑着看着她激动的模样,还有脸颊上落下的泪滴,笑道:“嗯,别哭了,这点伤,奈何不了我的。”
说完,苗通想起了卜庆君,抬眼看向房间其他地方。汪舒瑶也没有留意他的动作,直接说道:“你都昏迷8天了,定是饿了,春芳、秋月!”
两个丫鬟听到喊声,立刻走进房间,见到苗通已经苏醒,脸上纷纷露出喜悦之情。
“快,赶紧去炖一碗粥送来,先倒杯水送来。”
苗通看着语无伦次的她,面带笑容。两人都没有提起之前的不快,除了两人的气色略差外,几乎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仿佛那些事没有发生一样。
一番折腾下来,苗通稍稍缓了一口气,精神也好了许多。随后又接见了胡南安、海军柯善龙、钱中良和民政一众官员,了解了一下近期的情况。
胡南安见到苗通醒来,心中那块石头也落地了,下午便动身赶往镇江。因为扬州的谋划已经时机成熟,随时都可以动手了。
江宁东王府中,杨绣清面色阴沉的看着下方几人“扬州的增援为何迟迟没有派出?镇江的苗通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绣清原本不会因为一个城池的丢失而动怒的,奈何扬州和镇江是扼守清廷运河通道的咽喉。一旦丢失,清廷的京师就可以沿运河得到江南的漕运补给。
另外,两个城池也能阻挡清廷沿长江,逆流而上,进而威胁到江宁城。江宁已经有一个江南大营,就够让人头疼的。若再多一部江面上的威胁,想想就让人辗转难安。
秦日刚站起身说道:“启禀东王,据可靠消息,那安民军就是苗通的势力。把守镇江的军队,服装等一应现象,都是他为了迷惑咱们和清廷做的伪装。”
“可想而知,其心不正。此子所带领的军队,之前就有和天国制度不一样的地方,他谋划之早、野心之大,让人细思极恐。”
韦昌辉和石达开听到此言,瞬间面露惊异之色。
石达开说道:“东王九千岁,此消息的疑点太多,万不可轻易下结论,不然寒了老兄弟的心啊!可快书一封给他,让其支援扬州,看他反应再定。”
杨绣清听到石达开的话,沉思了起来。他倒不担心什么寒了老兄弟的心,而是现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增援扬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