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听水夜半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七九章 《崇祯字典》,学名张好古,东溪听水夜半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个晴朗清晨,微风轻拂着大地,给人带来一丝春日的暖意。方以智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衫,步伐轻盈地来到了张府门前。他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木匣,那匣子看上去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藏着什么珍贵之物。
方以智踏入张府大门,穿过庭院,径直朝着客厅走去。此时,张好古正在屋内洗漱,听闻下人禀报说方以智来访,他匆忙整理了一下仪容,快步来到客厅。两人见面后,互相施礼问候。还未等张好古开口询问方以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只见方以智微微一笑,反客为主地提起木匣,向着张好古招手示意道:“张兄,请随我来书房一叙。”
张好古见状,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跟随着方以智一同前往书房。进入书房后,方以智将木匣轻轻放在书案之上,然后转身走向一旁的脸盆架。他熟练地拿起水瓢,舀起清水,仔细地清洗双手。洗完之后,他又恭恭敬敬地走到圣人像前,点燃了三支清香,虔诚地上拜行礼。
做完这些,方以智方才回到书案旁,缓缓打开了那个神秘的木匣。只见一块柔软光滑的蓝色绸缎包裹着一本厚厚的书籍。那蓝缎色泽鲜艳,宛如湛蓝的天空一般深邃而迷人。书上的封面同样是由蓝缎制成,上面赫然印着四个烫金大字——《崇祯字典》,下方还有一行小巧玲珑的金字,写着“大明皇家商务印书馆”。
看到这本精心制作而成的字典,张好古不禁喜出望外,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他赶忙也走到脸盆架前,洗净双手并擦干水分,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地翻开了字典的封面。映入眼帘的纸张洁白如雪,质地细腻柔滑,显然是用上等的白棉纸印制而成。这时,站在一旁的方以智微笑着对张好古说道:“张兄,此字典的印版可是采用了最先进的铜版技术呢!”
缓缓地翻开书籍的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皇帝序言。接着往后翻,内阁成员们的序文依次呈现,他们用精炼而深刻的文字阐述了对这部着作的期望与见解。再往后看,一些德高望重的大儒也纷纷留下了自己的笔墨,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和对知识传承的热忱。
翻过那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序言之后,终于迎来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编者部分以及正文内容。张好古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母索引和部首索引,心中犹如波涛汹涌一般,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股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复杂情感。
他深知,摆在自己面前的这部字典绝非普通之作,它可是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血结晶啊!这里面既有声名远扬、如雷贯耳的黄道周、黄宗羲、陈子龙、顾炎武、傅山等一众德高望重的名士大家;也有在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堪称泰山北斗的金圣叹和冯梦龙;更不乏思想深邃、独具慧眼的方以智,才华横溢、不让须眉的才女方维仪与沈宜修,以及叶氏家族那三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姐妹花等等。他们或凭借自身渊博如海的学识为这部字典添砖加瓦,或不辞辛劳地精心校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又或者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为其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别具一格的见解和宝贵建议。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杰出人物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有了如今这部堪称经典的字典问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