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宁惊变:北疆危机与藩王困局权谋起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大宁惊变:北疆危机与藩王困局权谋起,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权提前与阿哈出约定好联络信号和协同作战方案。战斗打响后,阿哈出率领建州女真的勇士们从营地内杀出,与大宁援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在后勤保障方面,朱权提前安排了民夫组成运输队,沿着事先勘察好的路线,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和箭矢运往战场。战场上,士兵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有的新兵面色苍白却依然紧握武器,眼神中透着紧张与坚定;老兵们则经验丰富,冷静地执行着战术指令。北元骑兵和图伦部一开始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占据上风,但朱权及时调整战术,命令骑兵佯装败退,引诱敌军深入,随后伏兵四起,将敌军分割包围。
经过一番激战,北元骑兵和图伦部节节败退。图伦部首领见势不妙,带残兵逃窜。朱权没下令追击,他深知穷寇莫追,且此次出兵是救援建州女真,非与北元全面开战。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明朝对北疆局势的战略考量,维持建州女真的稳定,是防御蒙古的重要一环。而朱棣在北方边境听闻此次战事,也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若有需要,随时准备从侧翼支援,共同维护北疆稳定。
战斗结束,阿哈出对朱权感激涕零:“宁王殿下,此次若不是您相救,建州女真恐怕已不复存在。日后,建州女真定与大宁生死与共。”朱权微笑道:“阿哈出首领不必客气,我们本是盟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如今部落受损严重,本王会派人协助重建家园。”
战争胜利后,朱权立刻从大宁调配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粮食和生活物资运往建州女真。他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官员,帮助建州女真规划重建部落营地,传授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技术,以恢复其生产生活。同时,朱权与阿哈出重新商讨合作事宜,决定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大宁向建州女真提供更多的铁器、布匹等物资,建州女真则以皮毛、马匹等特产作为交换。双方还约定在军事上互相支援,共同抵御北元的威胁。这一系列合作也符合明朝对周边势力的外交策略,通过扶持友好势力,巩固边疆稳定。
沈书瑶在朱权出征期间,不仅日夜为他担忧,还积极投身大宁当地事务。她凭借对民情的熟悉,组织城中的妇女为士兵赶制军衣,还协助商户们合理调配物资,保障了大宁城内物资供应的稳定。在后续建州女真的重建和合作规划中,沈书瑶参与其中,凭借她细腻的心思,提出在贸易中设立公平的交易市场,规范交易流程,避免争端,为大宁与建州女真的合作贡献了重要力量,她的角色逐渐融入到故事的主线中,与朱权共同为大宁的稳定和发展努力。
此时,皇太孙朱允炆在京城也逐渐崭露头角。这一年,朱允炆更加深入地参与朝廷事务的讨论,他关注着边疆战事,听闻朱权救援建州女真一事,心中对这位皇叔的能力和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朱允炆虽未直接参与大宁事务,但他时常与身边的谋士讨论边疆局势和藩王作用,展现出对国家大事的敏锐洞察力和自己的见解。他深知藩王在边疆防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藩王权力过大可能带来的隐患,在心中默默思考着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以维护明朝的长治久安。而徐达已于1385年去世,故事中没有出现徐达在世并参与军事行动或朝廷决策的错误情节。
又过了些时日,朱权在处理完手边事务后,正准备去视察新修筑的城防工事。这时,王府侍卫前来通传:“王爷,齐王派人送来一封密信。”朱权心中陡然一紧,齐王向来行事谨慎,如今送来密信,所为何事?他接过信件,屏退左右,展开细读。
信中,齐王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朱权治理大宁成果的钦佩,提及自己在封地也面临着诸多政务难题,尤其在应对朝廷日益严苛的赋税要求和军事调度上,深感力不从心。齐王在信中隐晦地暗示,希望能与朱权私下交流应对之策,但绝口不提联合之事。
朱权看完信后,陷入沉思。他深知,在朱元璋的严密管控下,任何稍有不慎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为僭越。朱权心想,齐王此举,虽未提及联合,但私下交流应对朝廷之策,若被朝廷知晓,恐怕也会惹来麻烦。但齐王封地的困境他也能理解,同为藩王,唇亡齿寒。
思索良久,朱权决定先修书一封回复齐王。他在信中先是表达了对齐王困境的理解与关切,言辞间尽显同宗之情。随后,朱权谨慎地写道,应对朝廷事务,应以忠诚为本,每一项举措都需遵循朝廷规制,切不可有任何逾矩之举。他还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大宁应对朝廷赋税和军事调度时的经验,比如如何合理安排军屯以提高粮食产量,从而更好地完成赋税任务;在军事调度方面,要提前做好准备,与当地官员密切配合,确保物资调配顺畅。但朱权在信中始终保持着分寸,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朱权挑选了一位行事极为谨慎的王府侍卫,亲自向他交代了任务,叮嘱他务必将信件安全送达齐王手中,且不可向任何人透露信件内容。送信途中,侍卫遭遇暴雨,道路泥泞难行,险些延误行程,但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对路线的熟悉,最终按时抵达。
半月之后,王府侍卫归来,带回了齐王的又一封密信。朱权打开信件,只见齐王在信中对他的建议深表感谢,还称依照朱权的方法,在赋税和军事调度上确实顺利了许多。但齐王话锋一转,提到近日朝廷似乎在对藩王的赋税政策进行新的调整,听闻会更加严苛,询问朱权是否有所耳闻,又该如何应对。朱权意识到,齐王的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若朝廷真的调整赋税政策,大宁也将受到影响,他需要提前谋划应对之策。这一情节也与大宁当前面临的局势紧密相连,为后续故事发展埋下伏笔,使齐王情节不再孤立,而是融入到大宁局势变化的主线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