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清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4章 摆摊,棹渡,一棹清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一早,晓晓就背着女儿进城了,直奔批发市场,她观察过街上摆摊的,也早就想好了,准备进些适合摆摊的小饰品, 内衣内裤袜子玩具等小商品。
还是十岁左右的时候跟爷爷来过,那次进城下车走了一段路了,爷爷才想起的手电筒忘在早班车上了,叫晓晓原地等,他回车站拿手电筒。天才蒙蒙亮,一个男的过来小声说,“小妹妹,离家出走了吗?跟我去吃早饭吧?”他说话的时候脚步没停,就像从晓晓面前路过一样,眼睛贼溜溜的打量着晓晓。
晓晓听人说过人贩子,不理他,那人不死心,又走过来低声叫晓晓去看电影。晓晓不由害怕起来。急忙四下看看周围环境,发现不远处有个派出所,眼睛盯着那个人退了几步后转身就跑到派出所前面站着,那个人才悻悻的走了。
爷爷好半天才来,那次要不是好巧不巧的离那派出所不远,没准晓晓会被强行带走。她没跟爷爷讲,回家也没敢跟妈妈讲。她在外面的很多事跟妈妈讲反而会挨她一顿骂。
晓晓想着往事,感慨着假如那次被人贩子拐走了妈妈会不会难过?妈妈就不会恨她了而是想她的吧?也就不会经受亲人的伤害。但是落入人贩子手里肯定会更悲惨。命里注定的劫,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
城里变化很大,以前的批发市场早就建成了很大一栋批发大楼。商品更是琳琅满目。批发市场人潮拥挤,拿货的人非常多。那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爷爷八几年摆摊的时候还需要办“个体经营执照”,每个月要缴税的,后来鼓励个体经营,鼓励自主创业,摆摊就不用办执照了,所以也不用交税。感恩好时代。
她记得爷爷以前说过,拿货的时候不能问“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要说“这个发多少”,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进货的,不然人家会按零售价格给你。
因为担心第一次来的生面孔被宰,对比了几家后发现同一种商品都的批发价还真相差不大,批发商还是讲诚信的,都是要图个长期往来,不会像有的零售店会宰客。但是三毛五毛的一件不起眼,量大就很可观了,货比三家还是需要的。
市场里空气流通不好,很是闷热,女儿哭闹,发货老板说从没见过背着奶娃娃来进货的,家里没人带吗?晓晓笑笑,摇摇头。那之后,很多批发老板都认识了带着孩子进货的晓晓。
用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拿好了货,又一家一家的来回穿梭集中到一家集中发托运。心好的老板喊帮工帮忙送过去,忙不过来的就靠晓晓自己拎过去,等一口气忙好一切,终于出去透口气,放下女儿,已经热得满头大汗,背上衣服都湿了,赶快拿出随身带的毛巾垫在女儿背上以防感冒。
找店里讨了开水给女儿冲奶粉,晓晓自己是舍不得吃碗面条的。马不停蹄的坐两三个小时的车回家自己煮饭吃。“回家!”晓晓蓦然想到这两个字,坐在中巴车上,搂着怀里熟睡的女儿,心里五味杂陈。她梦里的家园,就让它在梦里花好月圆吧!
以前她深爱着有爸爸妈妈和妹妹的家,即使他们不爱她,依然视那为她唯一的家;长大后悄悄爱着志军,想和他有个共同的家,多少美丽的幻想,终是烟花美梦无凭据,留得余晖黯春光。梦碎后随便嫁人成了家,生了娃,却家不像家,林子担不起一个家的责任,更是被妈妈撵来撵去,也感谢她的心狠和冷酷无情,才逼得晓晓下决心搬出来。现在是她和女儿的家,虽是租的,但这才真正有家的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