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清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妹妹和妹夫,棹渡,一棹清歌,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妹妹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那表情似乎在告诉晓晓,她虽然嫁出去了,在这个家里她的地位稳如磐石。妹妹和妹夫以及爸妈聊着天,聊着送货的情况,收入,甚至是别的,一双筷子在菜碗里“指点江山”。纵是她手腕上那只金灿灿的手镯和戒指衬得她一双光洁细腻如瓷器的手指握着掉了色的筷子把菜翻了个底朝天,猪肉炒白菜的碗里也翻不出鲍鱼海参来。
晓晓默默的快速扒拉完了饭,提了猪食桶去喂猪,外面还在下雨,春天的雨就是这样淅淅沥沥缠缠绵绵。阴沉沉的天空雾蒙蒙看不清原野,厚重的云层就像老天积郁的心事,即使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也挥之不去。
因为下雨天不送货,妈妈留妹妹在家,妹夫一个人开着货车走了。全家人都出来目送他,女婿有车,这在爸爸妈妈看来是很体面的事,能让他们在村里仰首挺胸。同时,他们寄希望于晓晓相亲。
“找个山里地理条件差的打工娃,要先拿钱把房子建好这是首要条件。不然免谈。”妈妈对相亲定下标准。至此,晓晓才明白了家里为什么一直不翻建老房子的原因,原来是等着别人来出钱出力。
这就是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区别。没儿子的父母动不动说的是,“我那么辛苦干嘛?我又没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给别人享受吗?”所以村里有儿子的父母六七十岁了都还在勤扒苦做,要给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带孙子。孙子带到读大学了又要操心孙子买房买车娶媳妇。如果父母永远不老,如果他们家一直生儿子传承下去,父母将一直重复着劳心劳力。儿子,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责任!儿子更像是一个枷锁一个鞭子,鞭策你努力奋斗,为香火的延续下去而不肯也不能歇下来。而生女儿的家庭有一种骨子里的懈怠。
所以,晓晓爸妈宁愿住老房子都不想改变一下家庭条件,都想等着别人来建设。
晓晓没有发言权,也因为身体有暗病,无论是谁最终来这个家,晓晓心理上已经感到愧疚了,随便妈妈怎样安排。生命里没有了志军,春天都黯然失色。她由此也明白了,即使父母同意志军来上门,他也将过得非常辛苦。忘了他吧!为了他好!
妹妹对晓晓相亲怀着极大的兴趣,天天都在娘家待着。媒人带了几个还没出门的男娃在街上见面。每次妹妹都要跟着,对方每次都是看中了长相漂亮又穿得时髦的妹妹。一听说妹妹都结婚了而姐姐还在相亲,二话不说就走。农村在家的年轻人不多,晓晓不容易找到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大的,媒人带来的都要小一两岁。晓晓厌烦了,再相亲就不愿去了,妹妹喜欢去就让她去吧!
一个失去了挚爱的人结婚只是因为年龄到了,该结婚了,至于和谁结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不是那么重要也无所谓。何况,妈妈和妹妹比她本人更热心,她也就懒得操那份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