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y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老舅担惊,红楼梦新编白话版,晏子yan,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隔了一天,贾政去拜客,里头吩咐伺候,外头应了一声。等了好一会儿,都打点三下了,大堂上却没人接鼓。好容易找来个人打了鼓,贾政走出暖阁,却发现站班喝道的衙役只有一个。贾政也没细问,在台阶下上了轿,又等轿夫等了老半天。轿夫到齐后,抬出衙门,炮只响了一声,吹鼓亭的鼓手只有一个打鼓,一个吹号筒。贾政忍不住生气道:“往常还好好的,今儿怎么乱成这样?”抬头一看,执事队伍也是参差不齐。勉强拜完客回来,便下令要打误班的人,有的说没帽子误事,有的说号衣当了误事,还有的说三天没吃饭抬不动。贾政气不过,打了一两个也就算了。又过了一天,管厨房的来要钱,贾政把带来的银两给了他。

从这以后,贾政就觉得诸事不顺,比在京城时还麻烦。无奈之下,叫来李十儿问道:“我带来的这些人怎么都变了样?你也管管。现在带来的银子都快花光了,藩库的俸银还早着呢,得打发人回京城去取。”李十儿禀报道:“奴才天天说他们,可他们都没精打采的,奴才也没辙。老爷说回京城取银子,取多少呢?最近打听到节度衙门这几天有生日,别的府道老爷都送了上千上万的礼,咱们到底送多少合适呢?”贾政诧异道:“怎么不早说?”李十儿解释道:“老爷您最圣明,咱们新来乍到,又和别的老爷没什么交情,谁会来给咱们通风报信。他们巴不得老爷不去送礼,好惦记着老爷这美差呢。”贾政不悦道:“胡说,我这官是皇上任命的,难道不送节度生日礼就当不成官了?”李十儿赔笑道:“老爷说得对。可京城离这儿远,啥事都得靠节度奏报皇上。他说好就好,说不好就麻烦了。等明白过来,可就晚了。再说老太太、太太们,谁不盼着老爷在外头风风光光地做官呢。”贾政听了这话,心里也明白几分,问道:“我正想问你,怎么大家都在议论这事?”李十儿犹豫了一下说:“奴才本不敢说,老爷既然问到,要是不说就是没良心,可要是说了,老爷准生气。”贾政道:“只要说得有理。”李十儿便说:“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才进的粮道衙门,哪个不想发财?都得养家糊口。自从老爷上任,没见为国家出啥力,倒先有了不少闲言碎语。”贾政追问:“民间都传些啥?”李十儿说:“百姓都说,新上任的老爷,告示越严厉,就越想捞钱。州县害怕了,就多送银子。收粮的时候,衙门里说新道爷法令严,表面不敢要钱,可一刁难拖延,乡民们为了早点了事,宁愿花点钱。所以大家不说老爷好,反而说老爷不懂民情。就是本家大人,老爷一直说他好,他没几年就高升了,还不是因为懂得变通,能上下和睦相处。”贾政生气地说:“胡说,难道要我同流合污?”李十儿赶忙回道:“奴才是一片忠心才这么说。要是老爷一直这么坚持,到最后功不成名不就,老爷又会怪奴才没早提醒。”贾政问道:“依你看该怎么办?”李十儿出主意道:“也没啥别的,趁着老爷年轻有精力,上头又有人照应,老太太身体硬朗,为自己着想才是。不然用不了一年,家里的钱都得贴补光,还落得上下埋怨,说老爷在外任捞了钱自己藏着。万一遇到点难事,谁会帮老爷?到时候想办也办不清,后悔都来不及。”贾政警惕地说:“照你这么说,是要我做贪官?丢了性命事小,要是毁了祖父的功勋可就糟了。”李十儿苦口婆心地说:“老爷圣明,没瞧见去年犯事的那几位老爷吗?他们和老爷关系好,老爷以前还夸他们清廉,如今呢?名声扫地。倒是有几位老爷,老爷以前总说他们不好,现在却升官的升官,调任的调任。关键是要把事情办好。老爷要知道,百姓要顾,官场规矩也得顾。要是老爷不让州县得一点好处,这外头的差使谁来办?只要老爷外面名声清正就好,里头的事儿奴才去办,绝不让老爷操心。奴才跟了老爷一场,总得尽份忠心。”贾政被李十儿说得没了主意,无奈道:“我只想保住性命,你们可别闯出祸来连累我。”说完,便转身进屋。

李十儿从此大权在握,内外勾结,把贾政哄得团团转,办起事来反倒觉得事事顺遂。上司见贾政老实忠厚,也不细查。只有幕友们消息灵通,有看不惯的便找机会劝谏,可贾政不听,有的幕友便辞了职,也有的和贾政关系好,还在暗中维持。好在漕务之事办完,没出啥大岔子。

一日,贾政在书房看书,签押送来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镇守海门等处总制公文一角,飞递江西粮道衙门。”贾政拆开一看,上面写道:

“金陵故交,情谊深厚。去年在京任职,常得亲近,承蒙厚爱,提及结亲之事,至今难忘。后因调任海疆,未敢冒昧相求,心中愧疚。如今得知您荣升至此,欣喜不已。正欲道贺,先蒙赐教,倍感荣幸。虽相隔甚远,仍蒙眷顾。想您不嫌弃寒微,盼能结亲。小儿承蒙错爱,令媛亦早闻芳名。若蒙应允,即遣媒人。虽路途遥远,一水可通。不敢言百辆之迎,仅备仙舟以待。特此修书,恭贺高升,并求赐复。临颖不胜待命之至。世弟周琼顿首。”贾政看罢,心想:“儿女姻缘果然天定。去年见他在京任职,又是同乡,关系不错,见那孩子长得好,席间也曾提过此事,因未确定,便没和家人说起。后来他调往海疆,大家也不再提及。没想到如今我升任至此,他来信询问。看门户倒也相当,与探春也算般配。只是我没带家眷,只能先写信商议。”正思量间,又有门上传进一角文书,是议取到省会议之事。贾政只好收拾行装前往省城,等候节度委派。

在公馆闲坐时,贾政见桌上堆满字纸,便一一翻看,看到刑部一本:“为报明事,会看得金陵籍行商薛蟠--”贾政不禁一惊:“糟了,已经提本了!”连忙仔细看下去,是“薛蟠殴伤张三身死,串嘱尸证捏供误杀一案。”贾政一拍桌子:“完了!”又接着看,底下写着:

“据京营节度使咨称:薛蟠籍贯金陵,路过太平县,在李家店住宿,与店内当槽的张三素不相识。于某年月日,薛蟠令店主备酒邀请太平县民吴良同饮,让当槽张三取酒。因酒不好,薛蟠要求换酒,张三称酒已买好不能换。薛蟠因其倔强,将酒泼向张三脸,因用力过猛,恰逢张三低头拾筷子,一时失手,将酒碗砸在张三囟门,致其皮破血出,不久身亡。李店主救援不及,告知张三之母。其母张王氏前往查看,见儿子已死,便喊禀地保赴县呈报。前署县前往验尸,仵作漏报骨破一寸三分及腰眼一伤,详府审转。经判定,薛蟠系泼酒失手,掷碗误伤张三身死,将薛蟠照过失杀人,准斗杀罪收赎等因前来。臣等细阅各犯证尸亲前后供词不符,且查《斗杀律》注云:‘相争为斗,相打为殴。必实无争斗情形,邂逅身死,方可以过失杀定拟。’应令该节度审明实情,妥拟具题。今据该节度疏称:薛蟠因张三不肯换酒,醉后拉着张三右手,先殴腰眼一拳。张三被殴回骂,薛蟠将碗掷出,致伤囟门深重,骨碎脑破,立时殒命。是张三之死实由薛蟠以酒碗砸伤深重致死,自应以薛蟠拟抵。将薛蟠依《斗杀律》拟绞监侯,吴良拟以杖徒。承审不实之府州县应请……以下注着‘此稿未完’。”贾政因薛姨妈之托曾托过知县,若请旨革审起来,牵连着自己,好不担心。于是又翻开下一本,却不是相关内容。只好翻来覆去将这些文书看完,始终没再看到关于薛蟠案子的下文。心中疑虑重重,愈发害怕起来。

正在烦闷之际,李十儿走进来:“请老爷到官厅伺候去,大人衙门已经打了二更鼓了。”贾政正发呆,压根没听见。李十儿又高声请了一遍。贾政才回过神,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李十儿忙问:“老爷有啥心事?”贾政便将看文书得知薛蟠案子之事说了一遍。李十儿满不在乎地宽慰道:“老爷放心。就算部里这么判了,对薛大爷来说还算便宜呢。奴才在京城的时候就听说,薛大爷在店里找了好些个媳妇,喝得醉醺醺后闹事,生生把个当槽儿的给打死了。奴才听说不但托了知县,还求琏二爷花了大把银子在各衙门疏通,才弄成个误杀的说法。也不知道为啥部里没搞清楚。如今就算事情败露,官场上不都官官相护嘛,最多就是个承审不实革职处分,哪还会真因为收了银子就认真追究呢。老爷别瞎琢磨了,等奴才再去打听打听。可别耽误了上司的事儿。”贾政忧心忡忡地说:“你们哪里知晓,只可惜那知县因听了人情,连官都丢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治罪。”李十儿劝道:“如今想他也没用,外头都等半天了,请老爷赶紧去吧。”贾政满心疑惑,不知节度传办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虐死后重生,她带崽二嫁京圈大佬

吉寺

无上帝族独苗,这你也敢退婚?

芝士黑桃

春城江湖往事之赵三

金门云字辈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风九元

凤池生春

秦安安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