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打到胡虏起不来,大明:寒门辅臣,寒梅惊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向大明疆域图,朱标陷入沉思。

舆图中有几个备选之地,开封、西安、北平。

元末起义时,打的旗号就是宋,迁到开封城,也算是继宋而为。但父皇又对汉唐十分推崇,希望迁都西安也是可以理解。北平那里之前是元大都,明朝赶走了元廷,占北平为国都也合情合理。

当然,迁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影响也很大,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事。

放在四五年前,朱标对于向北迁都是无条件赞同,毕竟边镇压力在那摆着,虽说鞭长可以挥过去,但应对上过于滞后,比如大同一号出现军情,二十五号金陵才收到消息,若是大同丢了,那朝廷如何应对

路途遥远,不利边疆稳定,即便是出兵讨伐元廷,大军一动,走到边镇就需要三个月,若是迁都至开封、北平、西安等地,对于抵御胡虏,不能说朝发夕至,那也是隔半个月就可以出门右转揍他丫的。

可局势变了,现在不是四五年前的时候了。

朱标将目光转向舆图下方,那里有镇南府、旧港,再南面,那还有澳洲。

远洋贸易带动的国库增收越来越多,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一旦迁至北面,那水师总营就不太可能留在太仓,必须跟着北移,相应地,朝廷对远航的控制力度也会有所削弱。

另外,未来还开不开发澳洲了,迁到西安都内陆了,还玩什么远航,哪怕是北平、开封到海边不算远,不算困难,但那里还有个山东半岛挡着呢,走个海往返都需要贴着山东绕……

朱标思虑再三,言道:“父皇,儿臣定会好好察看开封、西安是否适合建都。只是,儿臣认为,迁都若只是为了防备北方胡虏的话,不迁——亦可。”

朱元璋侧头,用温和的目光扫了一眼朱标:“怎么讲”

朱标垂手,轻松地说:“打到胡虏起不来,边境自然不会有大的变故。”

朱元璋抬手摸了摸胡须,目光始终注视着朱标。

这个儿子从来不是一个善男信女,早年前的外柔更多是为了配合宋濂,不,是文臣表现出来的。可有顾正臣“胡来”在前做示范,朱标也开始展露出来刚强的一面。

不再藏锋。

敢于亲眼看着人头滚动,敢于擦拭刀剑上的血。

现在,他竟说出了要打到胡虏起不来的话,不像是心性不够的狂言,更像是坚如铁石的一个信念。

朱元璋放下手,面无表情地开口:“朕能镇得住草原,你能镇得住草原吗即便你能,那朱雄英可以吗三代以后,五代之后呢不要说世代皆有明君,这事不存在,早晚有那么几代子孙大逆不道,乱了朝纲。”

“胡虏就如那草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迁都,不是为这一时,而是为了后世。你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些,想一想当下之策,五十年,百年,二百年后,子孙昏聩无能时,这江山是否还能守得住。”

朱标眉头微微动了下。

父皇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唐宋哪个朝代没出过无能、昏庸、无治国之能的君主

大明世代传递下去,就一定个个英明神武

这不可能。

所以父皇一直在忙碌,忙着制定那个规矩,这个制度,还动辄不准人修改,为的就是后世子孙没能力,朝堂也不至于崩溃,社稷也不至于毁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年代,致富从下乡开始

等灭霸打响手指

留春令

覆如来

穿越重生之大梦九九

没有重生的重生者

非人哉的悠闲生活

回笼觉教教主

芙娅大小姐的征伐之旅

xiliko

魔太子和他的创世徒弟

无尘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