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解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采买,穿成哥儿下一秒,梦里解忧,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说出的话却依旧煞风景,“不可,如此光天化日,你我又没成亲,断不可如此轻浮。”
他自觉说的有些令人误解,忙接着解释:“我不是说你轻浮,是我……”
“算了,我自己吃好了。”孟晚面无表情的将拿着糖葫芦的手缩了回来。
真是活该他万年孤寡!
街上还是吃食最多,镇子小,娱乐方面也就是满哥儿两口子看的杂耍班子,连个唱戏的都没有,都是镇上的乡绅老爷家办喜事了,派人去县城里请人戏班子过来。
孟晚逛了一阵便决定不再多待,临走前先去趟镇上布庄。
宋亭舟小媳妇似的跟在他身后,再不敢乱说话惹他生气。
镇上的布庄有两家,不过外面卖布的私人摊子不少,孟晚也在外面看过了,摊贩上的布质量参差不齐,只比布庄的布便宜一两文。
孟晚随意进了家靠近杂技班子的布庄,隐约还能听见人群的喝彩声。在前世看遍了各种歌舞表演和电视剧,他对这种杂技不感兴趣,但也能理解如今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偶尔看场戏听个曲就是难得的娱乐项目了。
地主老爷过寿请戏班子,是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想去看上一场的,人多便热闹。
就像现在的集会,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小童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衣,却也不妨碍他们笑着的时候对新年的期盼。
今日布庄里的人同样很多,能看出布庄的生意盈利绝对比书肆多,光是忙活着招待客人的小二就有两位。
老板和老板娘忙着给客人裁布,孟晚和宋亭舟站了一会,店小二才抽出空来招待。
“两位客官,咱们想看啥样的布?是做衣裳还是做被子?”
小二问的是宋亭舟,宋亭舟不作答,却看向一直不理他的孟晚。
“做衣裳用的,要颜色深些。”
孟晚今日穿的还是他那件靛蓝色的旧棉袄,洗了几次后色泽有些泛白,有些地方扯坏了,常金花还给他补了两道。
店里的客人穿的都很整齐,最次也是新做的粗布衣,孟晚这身算是比较寒酸了。
小二见当家作主的是这位哥儿,脸上的笑也没减。
“那您看这边,这边是粗布,咱们布庄布料染得匀称,颜色又多,一百五十文一匹,做一身成衣足够了,还能有富余。”
他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自动给孟晚划了个档次,还提前说了价钱。今日集会外面的布摊子比平日便宜些,提前说好价钱免得一会儿为了几文钱纠缠。
这小二平时做买卖惯了,竟然也琢磨出一套待人处事的经验。
孟晚仔细摸着布,看了看颜色,深沉些的颜色只有深紫、棕褐和深蓝。黑色不算,除非家里有丧事,基本没有正常人会买黑布和白布做衣,穿在身上路过人家家门口都会被骂。
“敢问小哥儿细棉布的怎么卖?”
小二将他们引到另一旁人多的一处,“这些都是棉布,颜色比粗布多些,料子也更柔软。”
细棉布摆在铺子正中间,老大一片区域,可见平时镇上人买细棉布的居多。
孟晚上前细看,颜色确实不少,粗布的深紫色看着就像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穿的,细棉布的绛紫却像是用烟粉色调节了紫色,正适合三四十岁的妇人穿。
孟晚一眼看中了这块布,他先问身后的宋亭舟,“这块布给宋姨做衣服呢?”
宋亭舟看都没看那块布,便急着附和,“很好。”
孟晚狐疑的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不信任。
他是不是在敷衍我????
宋亭舟不知其意,见孟晚又不说话心中忐忑,补充了一句,“我娘穿的都是往年旧衣,已经很多年没做新衣裳了,我也不知她喜欢什么颜色。”
孟晚心想:白问,还是得自己拿主意。
“小二,这匹绛紫色的布多少钱一匹?”
小二见孟晚像是真要买棉布,脸上笑意加深,“细棉布这边十种都是四百文一匹,您看的这匹绛紫与这边这些工艺更繁琐些,是四百五十文一匹。”
孟晚“嘶”了一口气,怪不得村里人都买粗布,从来没人买细棉布,贵的真不是一星半点啊。
他辛苦了这些日,又在巷子里叫卖了大半天,才卖了约三千八百多文,还要去除三四百文的本钱。
但想到常金花一直以来对他的照顾,孟晚一咬牙,手一伸,“表哥,掏钱。”
于是出了布庄的大门后,宋亭舟背篓里便多了匹绛紫色的的布匹。
“别的不缺什么了吧?”孟晚又控制不住去问宋亭舟。
宋亭舟道:“摊子上有卖络子的,要不要买两根玩?”
“你喜欢吗?你喜欢就买,我不爱带。”孟晚对那东西才没兴趣,但见张继祖似乎腰间挂着。
宋亭舟沉默一瞬,他不知道孟晚喜欢什么,只是方才看到许多哥儿女娘围着卖络子的摊子挑选,才问问他,哪想到这个问题又反抛到自己身上。
“我们去点心铺买些果子吧,这些年娘一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果然一提到常金花,孟晚便毫不思索的说:“那走吧,前面那家是不是点心铺子?”
说到吃的孟晚也嘴馋,奈何囊中羞涩啊,天天都想着怎么省钱,毕竟家里还有个小学生要供养。
镇上的点心铺子里东西倒也简单,米糕、枣糕、千层糕、绿豆糕和豌豆黄,都是些简单易做的。
孟晚喜欢吃甜食,遗憾的是他也没研究过糕点怎么做,只是依稀记得生日蛋糕是用蛋清打发,接下来什么步骤他就不懂了。
他此刻不免万分悔恨,要是当时上的是新东方多好,随便搞点奶茶和现代糕点,没准就风靡整个禹国了!
“老板,给我装一斤米糕,一斤千层糕。”
孟晚问过价钱,最便宜的米糕也要二十文一斤,比肉还贵。千层糕他看着最想吃,四十五文一斤,大过年的干脆一样来一斤。
出了点心铺,宋亭舟钱袋子里的钱又少了六十五文。两包点心只有两斤,按理说不多,可能是花多了钱的缘故,孟晚觉得它们这会沉甸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