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奕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袭爵,初唐风流,西城奕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年前宇文禅的潇洒日子里,武氏兄弟两人格外不爽。
虽是苦寒严冬,不过武士彟毕竟已经身故十余日,尸身难于长久保存,故而回京的第二日,武元庆和武元爽两兄弟匆忙请来了在京亲友,又找了些道士做起了简易法事。
武士彟入土为安前一日,礼部尚书李纲代表皇帝登门慰问。
李纲对于朝中公卿的子弟们向来十分关心,往日也听闻了些武氏两兄弟的传闻。
来之前他还抱有一些期待,兴许这两人跟随武士彟在荆州这两年能有所改进,至少要在父亲薨逝的关键时刻挑得起大梁。
然而,武家两兄弟听到朝中来人出来迎接,看见是李纲时,脸上却露出了失望之色。
二人虽身挂重孝对着李纲恭敬行礼,面上却看不出几分丧父的悲痛,眼神反而不住地冲着他身后看去。
飘忽的眼神好像在说:李大人,怎么来的是你,我父亲是开国功臣,不该是皇上亲自来慰问么?
按着武士彟的身份,其实也勉强够得上李渊亲自慰问,不过不知为何,此番李渊确实是派出了李纲作为代表,甚至直接言明,要李纲对于应国公世子“考量”一番。
看着两人的眼神,李纲心中一凛,朝中肱骨开国功臣去世的哀戚都少了些。陛下果然英明神武啊,这般不成器的继承人确实要好好考量一番。
虽然先入为主地在心中给两人打了低分,李纲却并未一棒子打死,而是耐心说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应国公盛年而薨,朝中失一梁柱,二位贤侄当克承令尊遗志,尽力效忠陛下才是啊”
听见这话,武元庆面上露出为难之色,低头片刻之后猛然抬眼盯着李纲,说道,“李大人,侄儿我胸中也有拳拳报国之志啊,只是苦于报国无门啊”
旁边的武元庆也是一脸热切,希冀地看着李纲。
“哦,贤侄当真有此心?老夫当在朝中为贤侄进言一番,贤侄是想要在朝为治还是入行伍为国征战?”,李纲听到这话心里舒坦了些,若是两人当真上进,他自然是愿意为国举士。
“前日回朝时,侄儿曾向陛下上了折子,想要承袭先父爵号,往后名正言顺为国效命。不过禁中一直不曾有所批复,不知李大人能否为侄儿在御前说请两句”,虽然心中隐隐觉得此话不妥,不过此时是自己为数不多能接触到李纲的时候了,武元庆还是开口说道。
“哦,这样啊”,李纲点点头,面上依然平静。
“还有一事,侄儿这不成器的弟弟素有入伍带兵报国之志,听说近日右千牛卫中有诸多出缺,能否让他到卫所去做个千牛备身,侍奉陛下左右,将来也好为国征战啊”,反正话已经说出去了,武元庆干脆一股脑将自己的诉求全都提出来。
李纲听见这话,侧身看向武元庆身旁的武元爽,只见他眼窝深陷,面黄肌瘦,身量比之年老身衰的自己还矮出半个头,身上更是看不出半点力量。李纲心想,这种货色也配带兵打仗?
况且,若是当真想为国上战场也该去边关卫所,亦或是追随朝中大将,哪有一上来就要求进千牛卫的?眼红宇文禅想走捷径了?即便是宇文禅几人也是拼死护驾才立功受赏的啊。
强忍下心中不快,李纲冷声问道,“可还有其他要求,本官一道呈报陛下”
“暂时无了,家父溘然辞世,若是李大人能为小侄二人前途计,玉成此二事,恩同父母,我二人当感激不尽”,武元庆看他的表情,以为李纲愿意帮自己办事,十分高兴。
李纲此刻的失望已经到了顶点,只想立刻到武士彟灵前祭拜一番便回去向陛下回报。
这武元庆当真是国之蠹虫,胸无点墨却妄想国家尊位,连基本的丧礼礼节和察言观色都不会,当真蠢物。
于是李纲径直前往停灵的中堂,武家两兄弟不明所以地跟在后面。
巨大的红楠棺木边上只有两个女子坐在椅子上调笑,一旁则是站着些武家的亲眷。
李纲身上自有一股耿介文臣之气,那两个女子连忙站起身来看着他,武元庆在后边大喊道,“这是当朝礼部尚书李大人,还不快快行礼”
武家亲眷不认识他也属正常,李纲并不觉得冒犯,但是这两个女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听说武士彟有三个女儿,怎么这里才两人?而且,他环视一周,似乎没看见年纪气质像是武士彟遗孀的女人啊。
李纲轻哼一声,问道,“令堂现在何处?”
武元庆似乎没想到李纲还会关心自己那个后妈,被这个话问住了,总不能告诉他杨氏和三个孽种妹妹被自己变相软禁在后院了吧?
灵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方才两个调笑的女子之一,武元庆的妻子方氏反应稍快些,连忙说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我婆婆和三位小姑悲戚过度,今日在后院歇着呢”
“……”,李纲听到这话不曾言语,眼神直直看着她,又转眼望向武元庆,他还以为这两个女人是武士彟的女儿呢。
“李大人,这是贱内”,武元庆心领神会,上前介绍道。
李纲不理会方氏,继续说道,“明日武兄便要出殡,本官不便再来,然圣命在身,请令堂和贵府三位千金出来,本官当面表达陛下慰问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