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楚021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风云际会铸盛世,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若楚0210,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一章 风云际会铸盛世
战后重建展宏图
岳家军大获全胜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然而,岳飞和岳凌霄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深知,战争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但大宋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亟待休养生息与全面重建。
岳凌霄凭借其对现代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认知,协助岳飞制定了一系列全面且细致的战后重建计划。在城市重建方面,他们以宿州为试点,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岳凌霄提出将城市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除了传统的商业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还专门规划出教育区和行政区。
“岳兄,如此划分区域,不仅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还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有序。教育区集中办学,能培养更多人才;行政区便于政务处理,更好地服务百姓。”岳凌霄向岳飞详细阐述规划理念。
岳飞深以为然,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投入到宿州的重建工作中。工匠们在废墟上忙碌着,按照新的规划建造房屋、修筑道路。岳凌霄亲自指导建筑工艺,引入一些现代的建筑技术,如改进的排水系统和更坚固的房屋结构,使新建的建筑更加耐用且宜居。
在农业方面,岳凌霄大力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他编写了详细的农耕手册,教导农民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合理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还设计并改良了一些农具,如新型的犁具和水车,让农民们在劳作时更加省力高效。
同时,岳凌霄还鼓励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他在宿州设立了专门的市场管理机构,制定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则,保障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为了促进贸易往来,他建议岳飞开辟新的商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一时间,宿州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街道上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
军事改革固国防
战争的胜利让岳飞和岳凌霄意识到,大宋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金国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因此军事改革刻不容缓。岳凌霄借鉴现代军事制度,协助岳飞对大宋军队进行了全面改革。
首先,在军队编制上,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松散编制,采用了更为紧凑和灵活的编制方式。将军队划分为多个师、旅、团等单位,每个单位职责明确,便于指挥和调度。同时,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协同训练,提高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岳兄,如此编制,战时可灵活调配兵力,各单位之间配合也更加默契,能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岳凌霄向岳飞解释新编制的优势。
在士兵选拔和训练方面,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标准。选拔士兵不仅看重身体素质,还注重其品德和战斗意志。训练内容除了传统的武艺训练,还增加了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岳凌霄亲自编写军事教材,将现代的军事战略和战术知识融入其中,教导士兵们如何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下作战,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武器装备。
为了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岳凌霄继续改进和创新武器装备。他研制出了新型的弩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且操作更加简便。同时,对铠甲进行了进一步改良,使其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强了防护性能。此外,他还设想建立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继续研发和改进“火炮”等火器,使其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
岳飞和岳凌霄还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他们在各地设立军事学堂,选拔有潜力的年轻将领进行系统的军事教育。学堂不仅教授军事技能,还注重培养将领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国防力量更加稳固。
外交斡旋促和平
随着大宋在军事上的胜利,其在周边国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岳凌霄深知,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对于大宋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建议岳飞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岳飞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友好的书信,前往西夏、大理等周边国家。岳凌霄亲自为使者们制定外交策略,教导他们如何与各国君主进行谈判和交流。
在与西夏的外交交往中,使者向西夏国主详细阐述了大宋抗金的正义性以及胜利后的和平愿景。岳凌霄在给使者的指示中提到:“告知西夏国主,大宋与西夏唇齿相依,金国的威胁同样存在于西夏边境。我们愿与西夏携手合作,共同维护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开展贸易往来,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
西夏国主权衡利弊后,被大宋的诚意所打动,同意与大宋签订和平条约,并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此后,大宋与西夏之间的边境贸易日益繁荣,双方互通有无,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对于大理,岳凌霄则建议通过文化交流来增进彼此的友好关系。使者带去了大宋的诗词、书画、瓷器等文化珍品,展示了大宋灿烂的文化。同时,邀请大理的文化使者和学者前来大宋交流访问。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大宋与大理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在文化、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在与其他周边小国的外交活动中,大宋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赢得了各国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外交成果为大宋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朝堂风云起暗流
然而,随着岳飞和岳凌霄在民间威望的日益高涨以及军事、政治改革的推进,朝堂上一些保守势力开始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岳飞和岳凌霄的权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以御史中丞王贵为首的一些官员,在朝堂上对岳飞和岳凌霄发起了无端指责。王贵上奏宋高宗赵构:“陛下,岳飞和岳凌霄手握重权,在民间声望极高,如今又擅自推行诸多改革,恐有不臣之心。他们的行为扰乱了朝堂秩序,破坏了祖宗成法。”
一些附和王贵的官员也纷纷进言:“陛下,岳飞和岳凌霄的改革举措看似为了国家,实则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还望陛下明察。”
赵构听后,心中不免起了疑虑。他虽然深知岳飞和岳凌霄的忠诚以及他们为大宋做出的巨大贡献,但面对这些大臣的不断进言,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岳飞和岳凌霄得知朝堂上的这些言论后,心中十分气愤。岳凌霄对岳飞说:“岳兄,这些人纯粹是为了一己私利,恶意诋毁我们。我们推行的改革,哪一项不是为了大宋的繁荣昌盛?”
岳飞神色凝重地说:“岳兄,此事不可小觑。我们必须向陛下表明我们的忠诚和改革的决心,让陛下了解我们的初衷。”
于是,岳飞和岳凌霄联名上书赵构,详细阐述了他们推行改革的原因、目的以及对大宋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奏章中,他们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大宋的忠诚和对陛下的忠心耿耿。
“陛下,臣等推行改革,实乃为了增强大宋国力,抵御外敌入侵,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臣等对陛下忠心不二,绝无半点不臣之心。望陛下明察。”
赵构看完奏章后,心中的疑虑稍有减轻。但他为了平衡朝堂势力,还是决定对岳飞和岳凌霄进行一定的限制。他下诏削减了岳飞和岳凌霄的部分兵权,并责令他们在推行改革时要更加谨慎,需先征得朝廷的同意。
岳飞和岳凌霄虽对赵构的决定感到无奈,但他们深知君命难违。他们决定暂时隐忍,等待时机,继续为大宋的发展努力。
文化繁荣育新风
尽管在朝堂上面临一些阻力,但岳飞和岳凌霄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发展的追求。他们深知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于是积极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